别名 | |
汉语拼音 | |
英文名 | |
用药分类 | 五官科用药 |
作用类别 | |
药物组成 | 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川贝母、麦冬。 |
性状 |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苦。 |
功效 | 清肺利咽,解毒退热。 |
主治 |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
剂型 | 颗粒剂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1袋,日3-4次。 |
用药禁忌 | 1.忌食烟酒、辛辣、过咸食物。 2.凡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忌用。 3.本药性寒凉,宜饭后服用。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一般症状在服药3日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渐高等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不良反应 | |
制备方法 | |
规格 | 6g/袋(相当于原药材19g) |
药理作用 | |
检查 | |
鉴别 | |
含量测定 | |
浸出物 | |
贮藏 | 密封。 |
备注 | |
处方来源 | 2000版药典 |
标准号 | |
OTC分类 | 第二批O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