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
英文名 |
|
用药分类 |
内科用药;虚症类药
|
作用类别 |
本品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
|
药物组成 |
人参60g,鹿角50g,黄耆50g,补骨脂(炒)20g,川芎60g,地骨皮40g,乳香(制)35g,泽泻40g,秦艽50g,地黄50g,麦冬50g,甘草10g。
|
性状 |
本品为棕黄至棕红色澄明液体,味苦,微酸涩。
|
功效 |
益气养阴,补肾健骨,活血祛风。
|
主治 |
主治久痹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证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有畸形,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午后潮热,自汗盗汗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
剂型 |
口服液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10ml,日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30日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6个疗程。
|
用药禁忌 |
1.忌油腻食物。
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5.服药期间,病变部位忌接触凉水,注意摄取营养和休息。少数患者服药后有口干现象,毋
须停药。
6.本品宜饭前服用。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2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
院就诊。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不良反应 |
|
制备方法 |
以上十二味,取人参、补骨脂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浸膏剂与浸膏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17页)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400ml,回收乙醇。另取黄耆等十味,加水煎煮三次(2、1、1小时),合并主液,滤过,滤液加至120ml加乙醇使含醇量为80-85%,静至24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与上述滤液合并,混匀,加炼蜜70g,再加水至1000ml,混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
规格 |
10ml/支
|
药理作用 |
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炎、镇痛及免疫增强作用。
|
检查 |
1.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3(中中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34页)。
2.PH值:应为3.5-5.5(中国药典1990年一部附录40页)。
3.其他:应符合合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15页)。
|
鉴别 |
1.取本品20ml,加正丁醇20ml,振摇,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45%的硫酸溶液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1小时,挥去乙醇,加氯仿10ml提取,分取氯仿层,加无水硫酸钠适量胶水,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已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1→10)溶液,于105℃烘约5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加乙醚2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层,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粗粉1g,加乙醚10ml浸渍6小时,滤取乙醚液浓缩至2ml,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苯(3:2)作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含量测定 |
|
浸出物 |
|
贮藏 |
|
备注 |
|
处方来源 |
85-92年新药
|
标准号 |
|
OTC分类 |
第二批O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