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ke chuan wan |
英文名 | Ke chuan pills |
用药分类 | 内科用药;咳嗽类药 |
作用类别 | 本品为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 |
药物组成 | 麻黄(蜜炙)200g,苦杏仁200g,甘草200g,荆芥200g,桑白皮(蜜炙)100g,紫苏子(炒)100g。 |
性状 | 本品为褐色或深褐色的浓缩水丸;味微苦。 |
功效 | 止咳平喘。 |
主治 | 伤风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气喘,痰多。 |
剂型 | 丸剂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3g,日3次。 |
用药禁忌 |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3日病证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4.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到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6.长期服用,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不良反应 | |
制备方法 | 以上六味,除甘草、荆芥、紫苏子粉碎成细粉外,其余苦杏仁等三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小时各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3-1.35的清膏,留少量清膏和少量上述粉末备用,其余清膏与粉末拌匀,烘干,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用备用药材粉末少量起模,低温干燥,用备用清膏打光,即得。 |
规格 | 2g/15粒 |
药理作用 | |
检查 |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
鉴别 | |
含量测定 | |
浸出物 | |
贮藏 | 密封。 |
备注 | |
处方来源 |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0年 |
标准号 | WS3-B-0332-90 |
OTC分类 | 第二批O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