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bao er kang san
|
英文名 |
Bao er kang powder
|
标准号 |
WS3-B-1966-95
|
药物组成 |
太子参550g,芡实410g,薏苡仁410g,茯苓480g,白扁豆(炒)410g,甘草(炙)130g,白术(炒)280g,麦芽(炒)350g,山楂350g,北沙参410g,山药200g,陈皮200g,石菖蒲200g,莲子410g。
|
处方来源 |
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标准1995年
|
剂型 |
|
性状 |
本品为褐棕色的粉末;气微,味酸、甘。
|
功效 |
补气健脾,开胃消食,渗湿,止泻。
|
主治 |
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异常,精神困倦,睡眠不安,夜惊、夜啼等症。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周岁小儿每次0.25g,2-3岁每次0.5g,4-6岁每次1g,日2次。
|
用药禁忌 |
|
制备方法 |
以上十四味,山药、芡实粉碎成细粉,过筛,取约550g细粉备用;剩余约60g与其余太子参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制成1000g,即得。
|
检查 |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
鉴别 |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多为复粒,多数由百余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μm。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多碎断,长80-240μm,针晶粗2-5μm,
(2)取本品3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加水10ml,用氢氧化钠试液调pH值至10-11,搅拌,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15ml,振摇,分取氯仿液,蒸干,残渣加5%硫酸溶液4ml,温热使溶解,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桔红色沉淀;一管加碘化汞钾试液1-2滴,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管加硅钨酸试液1-2滴,生成白色沉淀。
|
含量测定 |
|
浸出物 |
|
规格 |
1g/瓶
|
贮藏 |
密封。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