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诊断用药物\影像诊断用药
|
英文名 |
Barium Sulfat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硫酸钡为白色,疏松,细粉末状,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有机溶剂、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
功效 |
|
主治 |
|
用途 |
主要用作胃肠道造影剂。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放射学检查使用硫酸钡剂主要利用其在胃肠道内可吸收X射线而使其显影作用,本身无药理作用。
|
体内过程 |
1.吸收 口服适当剂量硫酸钡剂可立即使上消化道显影(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经肛门注入足够量以后可使结肠显影。检查完毕,口服钡剂不被胃肠道吸收而在24小时以后从肛门排出。灌入结肠的钡剂在检查结束后也可全部从肛门排出。
2.排空 正常人口服硫酸钡剂一般在24小时内排出体外。少数肠道运动功能减退者,钡剂可停留在结肠内较长时间。钡剂灌肠后可立即排出体外。
|
剂型 |
混悬剂
|
规格 |
干混悬剂。100%(w/v)。
|
用法用量 |
1.用法
(1)食管造影
1)常现食管造影:口服适当硫酸钡剂可观察食管外形、大小、位置、扩张性及蠕动波情况,籍以诊断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用透视结合系列快速点片进行记录。
2)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口服高浓度,低粘度硫酸钡剂15-60ml(成人剂量);同时咽下大量气体,然后进行透视及连续点片摄影。
(2)胃及十二指肠造影
1)常规造影:空腹口服中等粘度硫酸钡剂造影剂250ml,透视下观察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形状、大小、位置、轮廓、柔软度及蠕动波。同时用常规位置进行点片摄影,用以诊断胃及十二指肠功能及器质性病变。
2)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空腹服下高浓度,低粘度硫酸钡剂250ml并口服发泡剂产生300-500ml空气;再注射低张药物。用此法目的可使胃粘膜表面显影,以诊断微细病变(如早期胃癌)。
(3)小肠造影 经十二指肠管向小肠注入稀钡剂800-1500ml。如欲做双对比小肠造影,再经肠管注入气体或0.5%甲基纤维素液1000ml。在透视下进行点片摄影。
(4)结肠造影 先对病人进行结肠清洁;经胆管注入稀钡剂1500ml左右,在透视下进行点片摄影。如欲进行双对比造影,经肛管注入较高粘度硫酸钡剂300-600ml;然后再经肛管注入空气1000-2000ml空气并注射低张药物。透视并点片摄影。
2.用量
(1)常规食管造影:60%-150%w/v(40%-75%w/w)10-60ml。
(2)双对比食管造影:60%-250%w/v(40%-85%w/w)15-60ml。
(3)胃及十二指肠造影
常规造影:40%-120%w/v(30%-60%w/w)250ml。
双对比造影:250%w/v(80%-85%w/w)200-250ml。
(4)小肠造影
常规造影:24%-50%w/v(20%-35%w/w)约800-1500ml。
双对比造影:85%w/v(50%w/w)150-400ml。
(5)结肠造影
常规造影:17%-40%w/v(15%-30%w/w)1.5-2.0L。
双对比造影:85%-120%w/v(50%-65%w/w)350-600ml。
|
不良反应 |
可因硫酸钡在肠道内干结而发生肠梗阻。如不慎误从气管吸入硫酸钡剂进入肺内可发生肺间质肉芽肿。对小儿,结肠患有严重炎症、溃疡、寄生虫病、肿瘤或最近曾作过结肠活检者,硫酸钡剂灌肠可引起肠穿孔。如有大量硫酸钡剂溢入腹膜腔可产生小肠坏死。钡剂灌肠还可引起心电图改变。
|
注意事项 |
1.对胃幽门、小肠及结肠有狭窄性病变的检查应特别注意,以防止梗阻的发生。在检查以后应多进水分防止硫酸钡在肠内干结成块。
2.对有食管-气管瘘病者检查食管时应注意避免硫酸钡剂经瘘管进入肺内。一旦发生应立刻停止检查,以防更多钡剂进入肺内。
3.对怀疑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憩室症患者进行钡剂灌肠时应注意结肠发生穿孔的可能。灌注时不宜过度加压。
4.做过结肠活体病理检查后1-2周方可进行钡剂灌肠造影,以免发生结肠穿孔。
5.对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在停止出血后24小时方可进行钡剂检查。
|
贮藏 |
无特殊要求。
|
备注 |
*号为英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简称INN)或无国际专利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