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消化系统药物\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
|
英文名 |
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胶体次枸橼酸铋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粉末,味咸,略带氨臭,有引湿性。极易溶于水,极微溶于乙醇,其水溶液为胶体溶液,微碱性。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一种溃疡隔离剂,具有保护溃疡粘膜的作用,促使溃疡组织修复再生和愈合。本品还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与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或奥美拉唑同时应用可增加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其作用机制为服用后在胃酸环境下,水溶性胶态铋变为不溶性的白色氧化铋沉淀,并与溃疡面或炎症部位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覆盖性的保护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同时本品有抗胃蛋白酶作用,与胃蛋白酶发生螯合作用而使其失活。此外,本品还能促进胃粘膜分泌具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刺激碳酸氢盐和粘液的分泌,对溃疡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
体内过程 |
本品在胃中形成不溶性的胶体沉淀,难以被消化道吸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痕量的铋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肾及其他组织中,以肾分布居多,主要经肾脏排泄,清除率约为50ml/min。血液和尿液中铋的排泄过程符合三室模型。t1/2为5-11天。
|
剂型 |
片剂,颗粒剂,胶囊
|
规格 |
片剂:300mg(相当于铋110mg),颗粒剂:每袋1g(相当于铋110mg);每袋1.2g(相当于铋110mg);胶囊剂:0.3g(相当于铋110mg)。
|
用法用量 |
颗粒剂:1袋/次,胶囊剂:110mg/次,片剂:110mg/次,用法皆为1日3-4次,饭前半小时或睡前服。
|
不良反应 |
1.个别病人可出现皮疹、恶心等症状。
2.服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粪染成黑色,停药后即消失。
3.痕量的铋吸收后以肾脏分布居多,且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肾脏毒性,故严重肾病患者禁用本药,孕妇忌服。急性胃粘膜病变时最好不用。
4.血铋浓度>0.1μg/ml有发生神经毒性的危险。
|
注意事项 |
1.牛奶和抗酸剂可干扰其作用,不宜同时进服。
2.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个月。
|
贮藏 |
密闭凉处贮藏。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