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中药 |
作用分类 | 祛暑剂\祛暑辟秽 |
英文名 | |
汉语拼音 | Qingyu Piwen Dan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羚羊角30g,香附(制)30g,大黄30g,土藿香30g,玄精石30g,玄明粉30g,朱砂30g,木香30g,川乌(制)30g,五倍子30g,苍术(米泔水润炒)30g,苏合香30g,半夏(制)30g,玳瑁30g,雄黄15g,黄连30g,滑石30g,猪牙皂30g,厚朴(制)30g,肉桂(去粗皮)30g,郁金30g,茯苓30g,茜草30g,金银花30g,黄芩30g,柴胡20g,黄柏30g,紫苏叶20g,升麻20g,白芷20g,天麻20g,川芎20g,草河车20g,干姜20g,丹参20g,桔梗20g,石菖蒲20g,檀香20g,蒲黄20g,琥珀15g,麻黄20g,陈皮15g,麝香15g,安息香15g,冰片15g,细辛10g,千金子霜10g,丁香10g,巴豆霜10g,当归10g,桃仁霜10g,甘遂(制)10g,红大戟10g,莪术10g,槟榔10g,胡椒10g,葶苈子10g,白芍(炒)10g,禹粮石(煅)10g,桑白皮10g,山豆根10g,毛慈菇40g,鬼箭羽40g,降香40g,赤豆40g,紫菀8g,牛黄8g,铜石龙子[注]1条,芫花(制)5g,蜈蚣(去头、足)2g,斑蝥(去头、足、翅)0.8g,大枣40g,水牛角浓缩粉60g,雌黄15g。 |
性状 | |
功效 | 辟秽气,止吐泻。 |
主治 | 感受暑邪,时行痧气,头晕胸闷,腹痛吐泻。 |
用途 | |
方解 | 本方共由74味药组成。用于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导致的时行痧气,头晕胸闷,呕吐泄泻。方中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大黄清热解毒;牛黄清心解毒;苏合香、土藿香、猪牙皂芳香开窍共为主药。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山豆根、雄黄、雌黄、草河车清热燥湿解毒;川芎、当归、白芍、茜草、桃仁霜、郁金、莪术、丹参、鬼箭羽、蒲黄、降香补血养血活血;香附、木香、厚朴、陈皮、安息香、紫苏叶、丁香理气宽胸;麝香、冰片、石菖蒲、细辛芳香开窍醒神;蜈蚣、斑蝥、天麻、玳瑁平肝息风止痉共为辅药。葶苈子、甘遂、红大戢、芫花、千金子霜、槟榔、滑石、赤豆泻水逐饮;桔梗、紫花、半夏、毛慈菇、桑白皮、玄精石理气燥湿化痰;麻黄、白芷疏风解表;琥珀、朱砂镇心安神;苍术、茯苓燥湿健脾;巴豆霜、玄明粉泻下通便;川乌、肉桂、檀香、干姜、胡椒、禹粮石温里散寒止痛;五倍子涩肠止泻共为佐药。柴胡、升麻引药上行,大枣和中调药共为使药。 |
药理作用 | |
体内过程 | |
剂型 | 丹剂 |
规格 | 30粒/袋(1.25g)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1-2袋,日1-2次。 |
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贮藏 | 密闭,防潮。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