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中药
|
作用分类 |
清热剂\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解毒
|
英文名 |
|
汉语拼音 |
Kangshi Niuhuang Jiedu Wan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大黄、白芍、防风、山药、肉桂子、雄黄、朱砂、薄荷脑、黄芩、钩藤、桔梗、丁香、甘草、冰片、麝香、人工牛黄。
|
性状 |
|
功效 |
清热解毒,散风止痛。
|
主治 |
肝肺蕴热、风火上扰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牙疼,暴发火眼,皮肤刺痒。
|
用途 |
|
方解 |
本方由16味药组成。主治风火热毒炽盛引起的眩晕、口疮、鼻疮、牙痛、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瘙痒。方中人工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擅清热解毒,以之为主药。黄芩苦寒,清热泻火解毒,善于上行清肺热;钩藤甘而微寒,清泄肝火,平肝息风;防风味辛,升发而能散在表之风邪,共为辅药。大黄苦寒沉降,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开邪热下泄之途;朱砂甘寒质重,镇心清火,清热解毒;冰片辛苦微寒,清热止痛,防腐止痒;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缓急;山药甘平而能益气养阴;薄荷脑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雄黄辛苦温,攻毒杀虫,祛风定惊;麝香具开通走窜之性,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丁香、肉桂子辛温,用为反佐,共为佐药。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又可载诸药上浮;甘草甘平而协调诸药,又能解毒护胃,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风止痛之效。
|
药理作用 |
|
体内过程 |
|
剂型 |
丸剂
|
规格 |
3g/丸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2丸,日2次。风火牙疼,亦可随时噙化。
|
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忌食油腻厚味。
|
贮藏 |
密封。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