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生伊、洛池泽诸水中。图经曰:蟹,生伊、洛池泽诸水中,今淮海、京东、河北陂泽中多有之,伊、洛乃反难得也。 |
生境 | |
性味 | 味咸,寒,有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陶隐居云:蟹类甚多,蝤(音遒)(音谋)、拥剑、彭螖(音越)皆是,并不入药。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取无时。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主胸中邪气热结痛,?僻,面肿,败漆烧之致鼠,解结散血,愈漆疮, |
功用 | 养筋益气。《蜀本·图经》言十一月、十二月采者,应避生息之时也。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堕胎。杨氏产乳:妊娠人不得食螃蟹,令儿横生也。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食疗云:蟹,足斑、目赤不可食,杀人。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蟹 味咸,寒,有毒。主胸中邪气热结痛,?僻,面肿,败漆烧之致鼠,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爪 主破胞,堕胎。生伊、洛池泽诸水中。取无时。(杀莨菪毒、漆毒。) 陶隐居云:蟹类甚多,蝤(音遒)(音谋)、拥剑、彭螖(音越)皆是,并不入药。唯蟹最多有用,仙方:以化漆为水,服之长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烧之,诸鼠毕至。未被霜甚有毒,云食水莨(音建)所为,人中之,不即疗多死。目相向者亦杀人,服冬瓜汁、紫苏汁及大黄丸皆得瘥。海边又有彭蜞、拥剑,似彭螖而大,似蟹而小,不可食。蔡谟初渡江,不识而啖之,几死,叹曰:读《尔雅》不熟,为劝学者所误。今按陈藏器本草云:蟹脚中髓及脑并壳中黄,并能续断绝筋骨。取碎之微熬纳疮中,筋即连也。八月腹内有芒,食之无毒,其芒是稻芒,长寸许,向东输海神,开腹中犹有海水。《本经》云:伊、洛水中者石蟹,形段不同。其黄敷久疽疮,无不瘥者。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蝤,主小作闪痞,煮食之。大者长尺余,两螯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如也。随大潮退壳,一退一长。拥剑,一名桀步。一螯极小,以大者斗。小者食,别无功。彭蜞有小毒,膏主湿癣疽疮,不瘥者涂之。食其肉,能令人吐下至困。蔡谟渡江,误食者。彭螖如小蟹,无毛,海人食之,别无功。孟诜云:蟹,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八月输芒后食好,未输时为长未成。就醋食之,利肢节,去五脏中烦闷气。其物虽形状恶,食甚宜人。日华子云:螃蟹,凉,微毒。治产后肚痛,血不下,并酒服。筋骨折伤,生捣,炒罯,良。脚爪,破宿血,止产后血闭、肚痛,酒及醋汤煎服,良。又云:蝤蛑,冷,无毒。解热气,治小儿痞气。 图经曰:蟹,生伊、洛池泽诸水中,今淮海、京东、河北陂泽中多有之,伊、洛乃反难得也。八足二螯,大者箱角两出,足节屈曲,行则旁横。今人以为食品之佳味,独熬独目及两目相向者,皆有大毒,不可食。其黄能化漆为水,故涂漆疮用之。黄并肉熬末,以纳金疮中,筋断亦可续。黄并螯烧烟,可以集鼠于庭。爪入药最多。胡洽疗孕妇僵仆,胎转上抢心困笃,有蟹爪汤之类是也。《经》云:取无时。俗传蟹八月一日,取稻芒两枚,长一、二寸许,东行输送其长,故今南方:捕得蟹,瘥早则有衔稻芒者,此后方:可食之。以前时长未成就,其毒尤猛也。蟹之类甚多,六足者名蛫(音跪),四足者名北,皆有大毒,不可食,误食之,急以豉汁可解。阔壳而多黄者名蠘,生南海中,其螯最锐,断物如芟刈焉,食之行风气。扁而最大,后足阔者,为蝤蛑,岭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后脚形如棹也。一名蟳。随潮退过,一退一长。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无毛,所在异于蟹。其力至强,能与虎斗,往往虎不能胜。主小儿闪癖,煮与食之良。一螯大,一螯小者,名拥剑,又名桀步。常以大螯斗,小螯食物。一名执火,以其螯赤故也。其最小者名彭螖(音滑),吴人语讹为彭越。《尔雅》云:螖(音泽),小者(力刀切)。郭璞云:即彭螖也,似蟹而小,其膏可以涂癣,食之令人吐下至困。彭蜞亦其类也,蔡谟渡江误食者,是此也。 食疗云:蟹,足斑、目赤不可食,杀人。又,堪治胃气,消食。又,八月前,每个蟹腹内有稻谷一颗,用输海神。待输芒后,过八月方:食即好。经霜更美,未经霜时有毒。又,盐淹之作KT,有气味。和酢食之,利肢节,去五脏中烦闷气。其物虽恶形容,食之甚益人。爪,能安胎。百一方:疥疮,杵蟹敷之亦效。又方:金疮方,续筋多取蟹黄及脑并足中肉熬末,纳疮中。孙真人十二月勿食蟹,伤神。简要济众小儿解颅不合。生蟹足骨半两,焙干,白蔹半两,为末。用乳汁和,贴骨缝上,以瘥为度。杨氏产乳:妊娠人不得食螃蟹,令儿横生也。荀卿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所寄托。凡食鳝毒,可食蟹解之,鳝畏蟹。蟹,鳝类也。类聚相解其效速于他耳。沈存中笔谈关中无螃蟹,土人恶其形状,以为怪物。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有病疟者,则借去悬门上,往往遂瘥。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 衍义曰:蟹,伊、洛绝少,今多自京师来,京师亦自河北置之。今河北沿边沧、瀛州等处所出甚多,徐州亦有,但不及河北者。小儿解颅,以螯并白芨烂捣,涂囟上,颅合。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屡见其事。河北人取之,当八、九月蟹浪之时,直于塘泺岸上,伺其出水而拾之。又夜则以灯火照捕,始得之。时黄与白满壳,凡收藏十数日,不死亦不食。此物每至夏末秋初,则如蝉蜕解。当日名蟹之意,必取此义。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