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颂曰:生南恩州原野中。 |
生境 | |
性味 | 酸,平,有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形方。夏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色,叶甘可食。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不拘时采,于垍器中捣烂,以盐酒炒,敷肿痛处,经宿一易之(苏颂)。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火炭母草 (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南恩州原野中。茎赤而柔,似细蓼。叶端尖,近梗形方。夏有白花。秋实如菽,青黑色,叶甘可食。 叶 【气味】酸,平,有毒。 【主治】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不拘时采,于垍器中捣烂,以盐酒炒,敷肿痛处,经宿一易之(苏颂)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