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一名蛆。 |
释名 | |
产地 | 生大吴川谷江南。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 |
生境 | 于腐烂积草处得之 |
性味 | 味辛,温,有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勿令伤,曝干之。 |
加工 | |
鉴别 | 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多火炙令赤以当之,非真也。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赤头足者良。 |
主治 | 主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治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蜈蚣 味辛,温,有毒。主治鬼疰,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治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生大吴川谷江南。赤头足者良。 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勿令伤,曝干之。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多火炙令赤以当之,非真也。一名蛆。庄周云蛆甘带。《淮南子》云:腾蛇游雾,而殆于蛆。其性能制蛇,忽见大蛇,便缘而啖其脑。蜈蚣亦啮人,以桑汁白盐涂之即愈。(《大观》卷二十二,《政和》四四六页)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