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一名去水,一名毒鱼,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根, |
释名 | |
产地 | 生淮源川谷。近道处处有,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三月三日采花,阴干。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用之微熬,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久服令人虚。 |
临证应用 | 其根名蜀桑根,治疥疮,可用毒鱼。 |
配伍应用 | 决明子为之使, |
配伍禁忌 | 反甘草。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不可近眼。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芫花 味辛、苦,温、微温,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虚。一名去水,一名毒鱼,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根,治疥疮,可用毒鱼。生淮源川谷。三月三日采花,阴干。决明子为之使,反甘草。 近道处处有,用之微熬,不可近眼。(敦煌卷子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四,《政和》三六○页)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