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 |
产地 | 所产吴地独妙, |
生境 | |
性味 | 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 |
归经 | 入肺脾肾经。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重阳采收,依法精制。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汤泡苦汁七次,烘干杵碎才煎。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膈冷气,窒塞不利。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 |
临证应用 | 根 寸白三虫,煎服即出;枝疗二便閤格,衔口立通。并择向在东南,取之方获效验。 |
配伍应用 | 用蓼实为使, |
配伍禁忌 | 恶丹参硝石。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肠虚泄者,尤忌沾唇,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吴茱萸 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厚,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重阳采收,依法精制。汤泡苦汁七次,烘干杵碎才煎。畏紫白石英,恶丹参硝石。用蓼实为使,入肺脾肾经。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膈冷气,窒塞不利。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肠虚泄者,尤忌沾唇,为速下气故尔。根 寸白三虫,煎服即出;枝疗二便閤格,衔口立通。并择向在东南,取之方获效验。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