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广西横州甚多 |
生境 | 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 |
性味 | 味咸。气平。有小毒。 |
归经 | 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
药物形态 | 身长四五寸。背有细麟如蚕子。土黄色。尾与身等。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海槎录)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小。(雷公)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故用者须有尾。其力乃全。牝牡相呼累日。情洽乃交。相抱堕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此种专为房中药。其寻常捕者。不论雌雄。但可为杂药用。(海槎录) |
加工 | |
鉴别 | 只含少许。急奔百步。不喘者真。(李珣) |
贮藏 | |
炮制 | 〔修治〕 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炙令黄色。弗伤其尾。效在尾也。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主治久嗽肺劳传尸。肺痿咯血。定喘逆上气。通月经。下石淋。利水道止渴。补肺虚劳嗽有功。(宗奭)气液衰。阴血竭者。宜之。(刘纯)并治消渴。取其滋补也。(濒湖) |
功用 | 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之功。庶几近之。(濒湖)定喘止咳。莫佳于此。(何大英)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久嗽不愈。肺积虚热成痈。咳出脓血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河水三升。银石器内。文火熬至半升。滤汁。时时仰卧细呷。日一服。(宗奭)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咳嗽由风寒外邪者。弗用。(仲淳)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蛤蚧 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身长四五寸。背有细麟如蚕子。土黄色。尾与身等。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故用者须有尾。其力乃全。广西横州甚多。牝牡相呼累日。情洽乃交。相抱堕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此种专为房中药。其寻常捕者。不论雌雄。但可为杂药用。(海槎录)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小。(雷公)只含少许。急奔百步。不喘者真。(李珣) 味咸。气平。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主治久嗽肺劳传尸。肺痿咯血。定喘逆上气。通月经。下石淋。利水道止渴。补肺虚劳嗽有功。(宗奭)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之功。庶几近之。(濒湖)定喘止咳。莫佳于此。(何大英)气液衰。阴血竭者。宜之。(刘纯)并治消渴。取其滋补也。(濒湖)久嗽不愈。肺积虚热成痈。咳出脓血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河水三升。银石器内。文火熬至半升。滤汁。时时仰卧细呷。日一服。(宗奭) 〔论〕 蛤蚧得金水之气。性味属阴。能补水之上源。故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久咳之治。自有专功。试即雌雄相媾分劈不开。口含少许急奔不喘。其精气之凝聚完固。至于如斯。夫在于人。神凝则气聚。气足则精完。气聚精完则咳血咯血。于何不除。月经于何不通。而且肺气既完。则通调水道以输膀胱。又何淋沥之不下。而消渴之不愈耶。但厥功最著于肺疾。余证皆由治肺以及之者耳。 咳嗽由风寒外邪者。弗用。(仲淳) 〔修治〕 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炙令黄色。弗伤其尾。效在尾也。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