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味甘辛。气大热。有大毒。其味辛甘.其气燥热。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面有细花者为真。 |
主治 | 主消冷积寒气。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和水饮之。则抑使下行。通调水道。而小便长白。暑月饮之。汗出而膈快身凉。赤目洗之。泪出而肿消赤散。乃从治之方也 |
功用 | 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泻。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濒湖)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烧酒 味甘辛。气大热。有大毒。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泻。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和水饮之。则抑使下行。通调水道。而小便长白。暑月饮之。汗出而膈快身凉。赤目洗之。泪出而肿消赤散。乃从治之方也。有人病赤目。以烧酒入盐饮之。痛止肿消。盖烧酒性走。引盐通行经络。使郁结开而邪热散。亦反治劫剂也。(以上濒湖)能散严寒。胜于米酒。冬春寒月。用甘菊汤一杯。米烧酒四杯半。苏叶陈皮汤三杯。合和。日频饮之。亦不为害。盖以甘菊金水之相含者散其热毒。而陈苏助之行气散寒。不使其留滞肠胃以滋热也。又按用金水以合于火。则元气有所始。更有所统。故甘菊入火酒。为行气之助。不仅解热而已。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消。其味辛甘。升扬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故能开怫郁而消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泄疟而止冷痛也。辛先入肺。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濒湖)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市沽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引之。是假盗以刃也。善摄生者戒之。(以上濒湖)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