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有毒中药古籍文献 > 正文:大戟功效主治/大戟中毒古籍文献查询
    

有毒中药大戟古籍文献

  
异名
释名
产地 近道平泽多有。
生境
性味 味苦辛。气寒。有毒。阴中微阳。
归经
药物形态 春生红芽。丛高尺许。茎直中空。折之有白浆。叶狭长似柳。稍头攒密而上。三四月开黄紫花。似杏眼。似细苦参。皮黄。肉色黄白。
品种考证 北方一种绵大戟。皮韧如绵而色白。气味峻利。弱人误服吐血。不可不知。
养殖栽培
采收
加工
鉴别 大戟能泻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
贮藏
炮制 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
质量鉴定 惟杭产色紫而柔者为上品。江南土大戟次之。
主治 主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但脏腑隐有细水。皆能导之。下恶血癖块。泻蛊毒毒药。天行黄病温疟。疗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日日煮水。热淋取愈。
功用
用法
用量
毒副作用 泻肺损真气。阴寒善走而下泄。有损真气。
临证应用
配伍应用 得枣即不损脾。赤小豆为之使。
配伍禁忌 薯蓣。反甘草
妊娠禁忌
食忌
使用注意 惟水饮留伏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可一暂施。(仲淳)
附方
医案
药用机理 (颂) 禀天地阴毒之气以生。性善下走而入肾肝。逐诸有余之水。辛则横走。无所不到。寒而有辛。故能以毒攻毒。治蛊毒泻毒药。并散天行黄病及温疟。更破恶血癖块。
全文 大戟
近道平泽多有。惟杭产色紫而柔者为上品。江南土大戟次之。春生红芽。丛高尺许。茎直中空。折之有白浆。叶狭长似柳。稍头攒密而上。三四月开黄紫花。似杏眼。似细苦参。皮黄。肉色黄白。

味苦辛。气寒。有毒。阴中微阳。泻肺损真气。 得枣即不损脾。赤小豆为之使。恶薯蓣。反甘草。 主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但脏腑隐有细水。皆能导之。下恶血癖块。泻蛊毒毒药。天行黄病温疟。疗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日日煮水。热淋取愈。(颂) 禀天地阴毒之气以生。性善下走而入肾肝。逐诸有余之水。辛则横走。无所不到。寒而有辛。故能以毒攻毒。治蛊毒泻毒药。并散天行黄病及温疟。更破恶血癖块。(仲淳) 痰涎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于心则迷窍。而成癫痫。妄言妄见。入于肺则塞窍。而成咳唾稠粘。喘急背冷。入于肝则留伏蓄聚。而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于经络则麻痹疼痛。入于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隐痛。三因方并主控涎丹。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饮。为涎涕。为癖。大戟能泻脏腑之水湿。甘遂能行经隧之水湿。白芥子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尔。(濒湖) 控涎丹。治痰涎留在胸膈上下。变生诸病。或颈项胸背腰胁手足胯髀。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痛走易。及皮肤麻痹。似乎瘫痪。不可误作风气风毒及疮疽施治。又头痛不可举。或睡中流涎。或咳唾喘息。或痰迷心窍。并宜此药。数服痰涎自失。诸病寻愈。紫大戟白芥子微炒甘遂各一两。为末。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或二十丸。津液咽下。若取利。则服五六十丸。 水肿喘急。小便涩。反水蛊。大戟炒二两。干姜炮半两。为散。每服三钱。姜汤下。大小便利为度。 水肿。腹大如鼓。或遍身浮肿。大枣一斗。入锅水浸。用大戟根苗盖之。瓦盆合定。煮熟。取枣。无时食之。枣尽决愈。 入玉枢丹紫金锭。解蛊毒热毒。疤疳疔肿。及蛇虫诸毒。内服外敷。取利为度。
〔论〕 洁古谓甘遂纯阳。大戟则阴中微阳。夫肝之为脏。乃阴中少阳也。本经大戟兼主中风肤痛吐逆。而苏颂更有隐疹风及风毒脚肿之治。然则兹物逐水。殆有由肝而致其用者欤。肝为肾子。凡五行中母气盛者。乐趋行子以泄之。兹或由子而泄母气之淫。俾其不少留欤。钱仲阳疗痘证黑陷。有百祥膏。用大戟以泻肾中之毒。非泻肾水也。即本经首治蛊毒。日华子亦云泻毒药。又如玉枢丹紫金锭皆用以解毒。可知兹物泻水。必其急痛积聚。或水所化之血。已为恶血癖块。大为真气之毒。乃可投之。否则破泄致害。实所不免。抑本经所主中风肤痛。即指湿风而言。原不离水之为病也。
阴寒善走而下泄。有损真气。惟水饮留伏中焦。及元气壮实人患水湿。可一暂施。(仲淳)
〔辨治〕 北方一种绵大戟。皮韧如绵而色白。气味峻利。弱人误服吐血。不可不知。 以浆水煮软。去骨。晒干用。
语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