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苦寒有小毒。阴中之微阳也。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破症结。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然其性苦寒有毒。最损真气。须认症确审。方可言用。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总以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善用之可奏奇功也。又钱氏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而复云痘疮变黑归肾一症。乃用百祥膏下之以泻肾者也。盖非泻肾。是泻其腑而脏自不实也。 |
全文 | 大戟 【气味】 苦寒有小毒。阴中之微阳也。 【主治】 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破症结。并甘遂同为泄水之重剂。盖水湿也。得气与火。则凝滞而为痰为涎为涕为癖。故入心迷窍则成癫痫妄言妄见。入肺塞窍则成咳唾稠粘喘息背冷。入肝而留伏蓄聚则成胁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颈项胸背腰胁手足牵引。三因方并以控涎丹主之。总以大戟能泄脏腑之水湿。善用之可奏奇功也。又钱氏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而复云痘疮变黑归肾一症。乃用百祥膏下之以泻肾者也。盖非泻肾。是泻其腑而脏自不实也。然其性苦寒有毒。最损真气。须认症确审。方可言用。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