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生岭南城垣榕树间及粤西横州等处者,蜀中产者 |
生境 | |
性味 | 甘咸温小毒。 |
归经 | 蛤蚧味咸归肾经, |
药物形态 | 生岭南城垣榕树间及粤西横州等处者,长七八寸。蜀中产者不过五寸,头圆肉满鳞小而厚,形似守宫,鸣则上下相呼,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劈之,至死不开,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即寻常捕得者,功用亦相仿佛。但验其囫囵成对,卷榕树皮中者即真无疑。愚按:蛤蚧、龙子性皆温补助阳,而举世药肆中皆混称不分,医者亦不辨混用。龙子则剖开如皮,身多赤斑,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蛤蚧则缠束成对,通身白鳞,专温肺气,气虚喘乏者宜之。虚则补其母也。 |
贮藏 | |
炮制 | 取以曝干,入药去头留尾酥炙用之。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为房中要药。而治虚损痿弱,消渴喘嗽,肺痿吐沫等证,专取交合肾肺之气,无以逾之。 |
功用 | 性温助命门,色白补肺气,功兼人参、羊肉之用。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蛤蚧 甘咸温小毒。生岭南城垣榕树间及粤西横州等处者,长七八寸。蜀中产者不过五寸,头圆肉满鳞小而厚,形似守宫,鸣则上下相呼,雌雄相应,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劈之,至死不开,取以曝干,为房中要药。即寻常捕得者,功用亦相仿佛。但验其囫囵成对,卷榕树皮中者即真无疑。入药去头留尾酥炙用之。口含少许,疾走不喘者,是其益气之验也。 发明 蛤蚧味咸归肾经,性温助命门,色白补肺气,功兼人参、羊肉之用。而治虚损痿弱,消渴喘嗽,肺痿吐沫等证,专取交合肾肺之气,无以逾之。愚按:蛤蚧、龙子性皆温补助阳,而举世药肆中皆混称不分,医者亦不辨混用。龙子则剖开如皮,身多赤斑,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蛤蚧则缠束成对,通身白鳞,专温肺气,气虚喘乏者宜之。虚则补其母也。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