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苦寒,小毒。 |
归经 | 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 |
功用 | 其功专于杀虫清热。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多矣。有人背疮愈后余热不除,或令服芦荟药三服,不数日而毙,伤胃之性于此可征。 |
临证应用 | 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仅可施之藜藿。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芦荟 苦寒,小毒。 发明 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气甚秽恶仅可施之藜藿。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多矣。有人背疮愈后余热不除,或令服芦荟药三服,不数日而毙,伤胃之性于此可征。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