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本经》名野葛,红花者名火把草,黄花者名黄藤,《千金》名黄野葛 |
释名 | 野葛之毒甚于戈戟,故有钩吻之名。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辛温,大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其叶与黄精叶相似,但钩吻叶有毛钩二个,黄精叶似竹叶而无毛钩,可以明辨。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本经》主金疮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 |
功用 | 紫者破血结,青者破痰积。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苟非大剧。亦难轻用。菌药。毒于野葛,蕹菜捣汁解之,取蕹菜汁滴野葛苗即萎死。中野葛毒,急不可得蕹菜,多饮甘草汁、人屎汁,或白鸭血、白鹅血、羊血灌之亦解。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而风毒蛊疰用之以毒攻毒, |
全文 | 钩吻 《本经》名野葛,红花者名火把草,黄花者名黄藤,《千金》名黄野葛 辛温,大毒。 《本经》主金疮乳痓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 发明 野葛之毒甚于戈戟,故有钩吻之名。而风毒蛊疰用之以毒攻毒,苟非大剧。亦难轻用。紫者破血结,青者破痰积。其叶与黄精叶相似,但钩吻叶有毛钩二个,黄精叶似竹叶而无毛钩,可以明辨。误食钩吻叶,饮冷水即死,以死尸悬树上汁滴在地即生菌子,收之名菌药。毒于野葛,蕹菜捣汁解之,取蕹菜汁滴野葛苗即萎死。中野葛毒,急不可得蕹菜,多饮甘草汁、人屎汁,或白鸭血、白鹅血、羊血灌之亦解。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