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
释名 |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辛,温。有毒。 |
归经 | 入足少阴,兼足厥阴经血分。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清水洗净,竹刀刮去皮,以乌豆汁浸,或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酒蒸极熟用。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
功用 | 助相火,除风冷,强筋骨,益肌肤。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中其毒,则舌胀出口, |
临证应用 | 得杞子、茴香,治腰脚挛痹。配焦术、甘草,治冷气不食。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忌牛肉、牛乳,并忌铁器。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阴虚相火动者禁用。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仙茅 忌牛肉、牛乳,并忌铁器。 辛,温。有毒。入足少阴,兼足厥阴经血分。助相火,除风冷,强筋骨,益肌肤。得杞子、茴香,治腰脚挛痹。配焦术、甘草,治冷气不食。 清水洗净,竹刀刮去皮,以乌豆汁浸,或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酒蒸极熟用。阴虚相火动者禁用。中其毒,则舌胀出口,急煎大黄、芒硝饮之。复出,芒硝、大黄末敷舌即解。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