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蜈蚣一名天龙, |
释名 | |
产地 | 蜈蚣江以南处处有之, |
生境 | |
性味 | 气味辛温,有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头上有毒钳。色赤性温,双钳两尾,头尾咸红。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入以头足赤者为良。 |
主治 | 主治鬼疰蛊毒,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蜈蚣色赤性温,双钳两尾,头尾咸红。生于南方,禀火毒之性,故《本经》主治皆是以火毒而攻阴毒之用也。 |
全文 | 蜈蚣 气味辛温,有毒。主治鬼疰蛊毒,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蜈蚣江以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头上有毒钳。入以头足赤者为良。蜈蚣一名天龙,能制龙蛇蜥蜴,畏虾蟆、蛞蝓、蜘蛛、雄鸡。《庄子》所谓:物畏其天。《阴符经》所谓:禽之制在气也。) 蜈蚣色赤性温,双钳两尾,头尾咸红。生于南方,禀火毒之性,故《本经》主治皆是以火毒而攻阴毒之用也。 愚按:蛇属金,蜈蚣属火,故能制之。鸡应昴宿,是又太阳出而爝火灭之义矣。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