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 | β-D-Glucopyranoside,(3β,12β,20R)-12,20-dihydroxydammar-24-en-3-yl2-0-β-D-glucopyranosyl-
|
药物名称 | 20(R)-Ginsenoside Rg3
|
异名(中) | |
异名(英) | 20?-Prosapogenin,20?-Propanaxadiol
|
分子量 | 785.03
|
理化性质 | 无色针晶(60%二氧六环),[α]24/D-14.0°(c=0.26,吡啶),mp298~303℃(分解)。易溶于吡啶,难溶于甲醇。IR γmax(KBr)cm\-1:3400,2965,2935,2880,1450,1380,1130,1108,1050。NMR。13CNMR。
|
构效关系 | 1.药品专利:Yamanouchi Pharm Co Ltd.JP 5849314(1983,3pp)
2.药品专利:Yamanouchi pharm Co Ltd.JP 5948421(1984,3pp)
|
药化作用 | 1.保肝活性。在1.0mg/mL时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中毒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抑制胶原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3.提高血浆皮质酮水平活性。大鼠腹腔注射20μM/kg、40μM/kg30分钟内,血浆皮质酮由3~4μg/dL升至12μg/dL和38μg/dL。ED50为26μM/kg。 4.降胆固醇活性。高胆固醇喂饲大鼠,接受本品后,可降低血清游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天后下降36%和50%。 5.抗肿瘤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的肺转移。 6.在羊红细胞中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显著抑制作用。 7.细胞毒作用。浓度为100μM时,对P388呈细胞毒活性,IC50为320μM。 8.在抗补体活性试验中,对羊红细胞有溶血作用。 |
毒性 | |
临床 | |
不良反应 | |
成分分类 | 三萜甙 triterpenoidal glycoside
|
用途分类 | |
来源 | |
化学号 | 38243-03-7
|
参考文献 | 《植物活性成分辞典》
|
分子式 | C42H72O13
|
熔点 | |
旋光度 | |
沸点 | |
来源拉丁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