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 | |
药物名称 | |
异名(中) | |
异名(英) | |
分子量 | |
理化性质 | |
构效关系 | |
药化作用 | 1.肌肉松弛作用 兔胫神经-胫前肌实验表明,静注毒藜碱5~7.5mg/kg后,电刺激胫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完全停止,直接刺激肌肉则仍有收缩反应,说明毒藜碱的肌肉作用是由于阻滞了神经肌接头点的化学传递之故,对肌肉本身并无作用。人体试验结果与此相似。对植物神经节先有短暂兴奋,而后有轻度的阻滞作用,但比对运动神经肌接点的作用弱,说明有较高的选择性。兔、犬小鼠实验与临床观察表明,毒藜碱的肌松作用从去极化型阻滞开始,以后逐渐转化为抗去极化型阻滞,并可被新斯的明所对抗,说明毒藜碱是属于双相型肌松剂。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根据人的皮层电活动观察,毒藜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有兴奋作用(此作用在减慢给药速度或预先给安定等药物可被克服),兴奋后则呈持久抑制。 3.对呼吸的影响 麻醉兔给予毒藜碱可加深与延长呼吸抑制,影响新斯的明的对抗作用,而中枢性呼吸兴奋剂—蟾力苏具有显著对抗的效果。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毒藜碱缓慢静注时,兔心电图仅显示心率减慢和QT间期稍延长。如用同剂量快速注射时,则心电图有显著变化,可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终致心脏活动停止而死亡。猫快速静注毒藜碱时,可刺激植物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引起血压剧升和室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紊乱。 |
毒性 | 兔静注毒藜碱的最小肌松量与最小呼吸麻痹量分别为1.18±0.092mg/kg与1.47±0.13mg/kg。
|
临床 | 用于麻醉。
|
不良反应 | |
成分分类 | |
用途分类 | |
来源 | |
化学号 | |
参考文献 | 1.《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
分子式 | |
熔点 | |
旋光度 | |
沸点 | |
来源拉丁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