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 | Card-2(22)-enolide,3-[(6-deoxy-α-L-mannopyvanosyl)oxy]-5,14-dihydroxy-19-oxo-,(3β、5β)-
|
药物名称 | Convallatoxin
|
异名(中) | |
异名(英) | Strophanthidin-α-L-rhomnoside,Convallaton,Corglykon
|
分子量 | 550.63
|
理化性质 | 棱状结晶(乙醇-乙醚),熔点235~242°。[α]22/D-1.7±3°(C=0.65,甲醇);[α]25/D-9.4±3°(C=0.72,二氧六环)。溶于乙醇及丙酮,略微溶于氯仿、醋酸乙酯及水,几乎不溶于乙醚及石油醚。
|
构效关系 | |
药化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铃兰毒甙的镇静及至催眠作用为洋地黄等强心甙所不及。可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用埋藏电极法观察本品对家兔大脑皮层电活动和用生物检定法对脑内5-羟色胺(5-HT)的影响。第一组当给家兔较快静注铃兰毒甙0.1mg/kg后,短时间内多数动物皮层电活动 为低压快波的惊醒型,持续3~10min。随着低压快波后,皮层出现嗑睡型的高压慢波,有的则出现1~3次/S的S波,一般持续40~70min;给药后10~15min内,出现心律增加或心律不齐。第二组,在缓慢静注稀释的铃兰毒甙(0.1mg/kg)后15min内,多数动物皮层 出现高压慢波期间,对节律性闪光刺激的跟随反应始终增大,而对声刺激的惊醒反应,有时则表现不明显。给家兔静注0.15mg/kg铃兰毒甙10min后断头取脑,提其脑中的5-HT,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证明注射铃兰毒甙的动物,脑内5-HT比对照组高14.5%(P<0.05)。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强心作用 铃兰毒甙的强心作用特点与毒毛旋花子甙相似,是目前已知各种植物强心甙中最强的一种,是一种高效、速效、短效强心甙。苏联产铃兰毒甙1g约含75000蛙单位,或近10600猫单位。国产铃兰毒甙注射剂(含铃兰毒甙0.1mg/ml)比洋地黄毒甙强5倍,可作为毒毛旋花子甙的代用品。成人饱和剂量在0.2~0.3mg之间,静脉注射(以葡萄糖液稀释,缓慢注射)后20~25min生效,平均疗效可维持8~15d,饱和时分2~3次给予,总剂量0.4mg,对某些严重病例不能完全代替毒毛旋花子甙。在离体蛙心实验中,山楂提取液与铃兰毒甙合用,强心作用增加而毒性减弱。与氨茶碱合用对左心室功能伤害的动物更敏感。大鼠注射铃兰毒甙可明显减少心脏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蛙注射利血平后,对铃兰毒甙的敏感性降低2~4倍。铃兰毒甙对兔实验性急性冠脉功能不足的循环紊乱有一定改善(糖元再合成增加)。皮下注射作用缓慢,效果较差,而口服活性明显下降。因此,只宜供静脉注射。 (2)对心肌微血管床的影响 测定430只清醒小鼠心肌对86Rb摄取率,结果表明小剂量铃兰毒甙0.05mg/kg、0.1mg/kg,静脉注入(即可减慢心率的剂量),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率增高,剂量加大至0.5、1.0mg/kg(即可产生心律失常的剂量),心肌对86Rb的摄率减少。提示注剂量铃兰毒甙能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床面积,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中毒剂量心肌86Rb的摄取率减少,提示心肌毛细管床面积缩小,营养血流量减少。 (3)对血压的影响 犬的实验证明:治疗量铃兰毒甙能减慢心率,其正性肌力作用可引起血压升高。 3.利尿作用 铃兰毒甙可使尿量增加,高达300%,强于其它强心甙;还能增进电解质(主要为钠离子)的排出,这主要是由于它抑制了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远端肾小管的钠离子的转运过程所致。 4.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本品能影响动物体内多种代谢。能增加正常的或心肌炎大鼠、猫的心肌糖元含量,但作用较毒毛旋花子甙弱。如果长期用毒性剂量则反可降低心肌糖元含量。在心肌缺氧时,铃兰毒甙能增强同化过程。本品带可增加肺循环,增加麻醉狗动脉血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脑组织氧的摄取及骨骼肌的氧张力。 5.其他作用 本品还有抗细胞有丝分裂作用。 6.体内过程 国产铃兰毒甙静脉注射后20~25min见效,一般可维持8~15h。本品在体内破坏迅速,肝脏2~4h可破坏34%,消除速度为0.0019~0.0022mg/kg·h,较洋地黄毒甙快2.1倍。本品排出也快,蓄积性很低,比洋地黄小。1d可排出给药量的一半,5d排完,还有报 告48h已完全从体内消失。铃兰毒甙在大鼠离体小肠的灌流中,可代谢为铃兰毒醇甙。铃兰毒甙以静脉注射活性最高,而以肠道给药为最低。不同动物间也有差异,如大鼠与猫口服吸收率可达90%,而豚鼠仅为14%。 |
毒性 | 国产铃兰毒甙最小平均致死量,猫为0.082±0.0058mg/kg,鸽为0.167±0.003mg/
kg。
|
临床 | |
不良反应 | |
成分分类 | |
用途分类 | 利尿
|
来源 | |
化学号 | 508-75-8
|
参考文献 | 1.《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2.《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3.《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
分子式 | C29H42O10
|
熔点 | |
旋光度 | |
沸点 | |
来源拉丁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