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 | CN165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10 |
申请(专利)号 | CN200410089166.1 |
申请日期 | 2004.12.01 |
专利名称 | 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主分类号 | C07C50/26 |
分类号 | C07C50/26;C07C46/00 |
分案原申请号 | |
优先权 |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发明(设计)人 | 唐飞宇;陈志荣 |
地址 |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颁证日 | |
国际申请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主权项 | 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mol6-(3-甲基-(E)-4-砜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1.0~2.0mol的叔丁醇钾,再与1mol具有如下通式(其中m=1~9)的卤化物缩合:其中X为氯或溴,在-20~-90℃的低温下,与2~15mol锂溶于胺类化合物的还原剂反应脱砜,使用0.5~2.5mol2,6-二羧基吡啶或2,4,6-三羧基吡啶催化剂,用硝酸铈铵(CAN)进行氧化,制得具有如下通式(n=2~10,n=m+1)的辅酶Qn。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酶Q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它是将1mol 6-(3-甲基-(E)-4-砜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溶于反应溶剂中,再加入1.0~2.0mol的叔丁醇钾,再与1mol具有如下通式(其中m=1~9)的卤化物缩合:其中X为氯或溴,在-20~-90℃的低温下,与2~15mol锂溶于胺类化合物的还原剂反应脱砜,使用0.5~2.5mol 2,6-二羧基吡啶或2,4,6-三羧基吡啶催化剂,用硝酸铈铵(CAN)进行氧化,制得具有如下通式(n=2~10,n=m+1)的辅酶Qn,本发明是对Jae-Hong Min等(J.Org.Chem.2003,68,7925-7927)提出的辅酶Q10的合成方法的改进,目的是寻求一种试剂价廉易得和反应条件温和的合成方法,以使该方法更具工业化价值。 |
国际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