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
|
CN1800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2
|
申请(专利)号
|
CN200510044889.4
|
申请日期
|
2005.10.08
|
专利名称
|
栉孔扇贝H2A基因克隆与N末端表达技术
|
主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
|
分类号
|
C12N15/12(2006.01)I;C07K14/435(2006.01)I;C12N15/81(2006.01)I;C12N15/10(2006.01)I;A61K38/16(2006.01)I;A23K1/16(2006.01)I;A23L3/34(2006.01)I
|
分案原申请号
|
|
优先权
|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生;李成华;赵建民;相建海
|
地址
|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
|
颁证日
|
|
国际申请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主权项
|
一种克隆得到的栉孔扇贝H2A基因,其特征在于栉孔扇贝H2A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和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其中的部分序列,该基因基因组DNA有一个3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5个氨基酸,3’非编码区长包含有两个终止信号,即茎环结构和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利用pPIC9K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该蛋白N末端的39aa,表达产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藤黄微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亮弧菌和毕赤酵母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是栉孔扇贝蛋白H2A基因克隆及N末端抗菌多肽的克隆表达技术。本发明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栉孔扇贝组蛋白H2A基因组全长,该基因DNA有一个3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5个氨基酸,3’非编码区包含有两个终止信号,即茎环结构和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利用pPIC9K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了该蛋白N末端的39aa,表达产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革兰氏阴性菌亮弧菌(Vibrio splendidus)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阳性菌的活性大于阴性菌;同时表达产物对毕赤酵母也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本发明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和体外重组表达技术从栉孔扇贝中表达了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组蛋白N末端活性多肽,可为进一步研究栉孔扇贝新颖的防御机制提供基础,并为栉孔扇贝的病害防治、基因辅助选育及进一步开发为医药产品和饲料添加剂奠定基础。
|
国际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