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品 名 称 |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
英 文 药 名 | Polyinosinic Acid-Po1ycytidylic Acid |
其 他 名 称 | PolyI:PlyC、PolyI:C、PoLnosinic Acid-Polycytidylic Acid、Polyinosini-Polyeytidytidylic Acid、聚肌胞苷酸、聚肌胞、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酸。 |
药 理 作 用 | 本品是人工合成的核苷酸二聚物,为一高效干扰素诱生剂。干扰素可作用于正常细胞产生抗病毒因子(AVF),从而干扰病毒繁殖,保护未受感染细胞免遭病毒感染。本品能高效诱导干扰素的作用,抑制已感染的病毒的复制,另外还能加强吞噬细胞活性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因而本品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抑制核酸代谢的作用。 |
临 床 应 用 | 适用于带状疮疹、单纯疱疹、扁平疣、寻常疣、病毒性角膜炎、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
禁 忌 症 | |
不 良 反 应 | 若剂量加大,少数病人会出现微热现象,一般停药后4-8小时内自然消失。 |
制 剂 规 格 | 注射剂2ml:lmg,2ml:2mg。 |
注 意 事 项 | 注射中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孕妇禁用。 |
参 考 文 献 |
邵孝鉷 迟宝兰,2006. 基层全科医生诊疗指南第五卷.北京:学苑出版社 邵孝鉷 迟宝兰,2006. 基层全科医生诊疗指南第六卷.北京:学苑出版社 邵孝鉷 迟宝兰,2006. 基层全科医生诊疗指南第七卷.北京:学苑出版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主编,2004.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四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 徐叔云,2004.临床药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