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
|
CN10103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2
|
申请(专利)号
|
CN200710087329.6
|
申请日期
|
2007.03.09
|
专利名称
|
一类新型嘧啶类小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主分类号
|
C07D403/04(2006.01)I
|
分类号
|
C07D403/04(2006.01)I;C07D401/14(2006.01)I;C07D239/24(2006.01)I;C07D401/04(2006.01)I;C07D409/04(2006.01)I;A61K31/505(2006.01)I;A61P35/00(2006.01)I;A61P31/12(2006.01)I
|
分案原申请号
|
|
优先权
|
2006.3.10 CN 200610024591.1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发明(设计)人
|
胡有洪;楼丽广;程 刚;徐永平;谢福春;唐卫东;李 佳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祖冲之路555号
|
颁证日
|
|
国际申请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徐志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主权项
|
一类结构通式如下的嘧啶类小分子化合物: 其中,R1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硝基; R2为各种取代芳环、杂环; R2也可以是SR2’或SO2R2’,其中 R2’为2-(1-烷基咪唑基)或3-(1,2,4-三氮唑基)的五元氮杂环; R3为氢,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杂环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甲氧基、甲硫基。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新型的嘧啶类小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嘧啶类化合物如化学式1所示。本发明以色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卤化后得到的卤代物作为多组分反应的一个组分,与各种芳基或杂环基硼酸化合物、或硫代氮杂环类化合物偶联,再和脒类化合物缩合,得到本发明的嘧啶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对此进一步优化和筛选后有望获得抗病毒、抗肿瘤的一类新药。
|
国际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