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
|
CN101152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申请(专利)号
|
CN200710161435.4
|
申请日期
|
2006.01.06
|
专利名称
|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2006.01)I
|
分类号
|
A61K36/736(2006.01)I;A61K9/00(2006.01)I;A61K9/14(2006.01)I;A61P11/06(2006.01)I;A61P11/14(2006.01)I;A61K31/045(2006.01)N;A61K33/22(2006.01)N;A61K35/64(2006.01)N
|
分案原申请号
|
200610048975.7
|
优先权
|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小龙
|
发明(设计)人
|
楼小龙
|
地址
|
321000浙江省金华市双龙北街144号302室
|
颁证日
|
|
国际申请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主权项
|
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它以银花、连翘、绿豆、扁豆、红参须、杏仁、冰片、细辛、硼砂、白术、僵蚕、防风、黄芪、白芥子中药粉混合制成,原料重量配比为:银花8~12份,连翘8~12份,绿豆5~7份,扁豆5~7份,红参须5~7份,杏仁5~7份,冰片1~2份,细辛1~2份,硼砂1~2份,白术8~12份,僵蚕8~12份,防风8~12份,黄芪25~35份,白芥子25~35份。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医药类,具体是一种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其特征在于:其中药粉原料重量配比为:银花8~12份,连翘8~12份,绿豆5~7份,扁豆子5~7份,红参须5~7份,杏仁5~7份,冰片1~2份,细辛1~2份,硼砂1~2份,白术8~12份,僵蚕8~12份,防风8~12份,黄芪25~35份,白芥子25~35份。本发明利用中医内病外治的原理,将中药粉包缝于内衣(如背心),中药粉包对应于人体的相应穴位,直接渗透到穴位,达到宣肺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本发明制成的治疗咳喘病的中药粉包内衣,穿戴一个星期后,有效率达90%以上,治愈率达80%以上。
|
国际公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