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的方法很多,可分下列3种:
1.囊肿切除 因手术复杂,创伤较大,易损伤胰管系统,手术死亡率较高,既往很少采用。近年来由于胆道外科的发展,且囊肿恶变率较高,因此囊肿切除术又日益受到重视。
2.囊肿外引流 是暂时性的手术,由于病情较重,不能耐受较复杂的内引流手术者。待病情稳定、全身情况改善,再行二期囊肿切除术。
3.囊肿内引流 包括囊肿胃吻合术、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囊肿空肠吻合术和Y形手术等。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比较简单,但易引起胆道逆行感染。Y形手术的逆行感染机会少,但手术较复杂。术者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
[适应证]
凡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出现症状的病人都应手术治疗。若病人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感染,囊壁与周围粘连不重者,尤其经胆道造影有胰胆管畸形、胰液反流,进而可能形成肝内、外胆管扩张症者,应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术前准备]
1.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给予足量的维生素类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输液、输血,改善全身情况。
2.注意检查有无黄疸、肝功改变及凝血功能减低情况。应给保肝类药物,大剂量维生素K和适量的凝血药物。
[麻醉]
2.成人用硬膜外麻醉。
3.全麻
[手术步骤]
(一)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胆总管囊肿引流术效果不佳。除有较高的逆行感染率和结石形成外,囊肿恶变率为2%,总病残率高达60%,再手术率40%。因此,囊肿切除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优点有:①完全切除病灶,消除胆汁滞留、感染和结石形成的来源。②显然可以防止病灶的恶性变。③明显减低病残率和再手术率。
1.体位 仰卧位,右侧垫高。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切口 右上经腹直肌切口,或右上正中旁切口或右肋缘下切口。
3.探查 明确胆道扩张的范围。若囊肿太大,界限不清,可先将囊内胆汁抽吸一部分后再行探查。当明确肝外胆管属囊状扩张型,与周围粘连不重时,可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4.显露囊肿 首先将结肠肝曲分离,显露十二指肠降部。切开降部外侧后腹膜,显露囊肿下端。在胰十二指肠上缘平行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腹膜,显露出囊肿下端漏斗部,分离与周围的粘连,于漏斗部结扎后切断胆总管下端。远侧残端用1号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关闭。牵引囊肿下端,仔细解剖分离与在其左侧的肝动脉及门静脉的粘连。继续分离囊肿后壁达胆囊管水平,靠近胆囊颈部结扎并切断胆囊动脉,从胆囊床上切下胆囊。继续向肝门解剖,直达左、右肝管汇合部[图1 ⑴]。
⑴切断囊肿下端 | ⑵保留囊肿后壁的囊肿切除 |
如果囊肿炎性粘连严重,左侧壁和后壁与胰腺、门脉及肝动脉紧密粘连,可采用囊内切除法,保留囊肿后壁及左侧壁的外层,以策安全。即先在囊肿前壁缝牵引线,在拟切线上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达囊壁粘膜下,使之减少出血并易于分离。然后横行切开囊壁前侧部分,保留后壁及左侧壁以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等结构[图1 ⑵]。
5.Roux-Y空肠袢的制备 根据空肠系膜血管弓的分布,选择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0~15cm处切断空肠及其系膜。用1-0号丝线连续缝合,关闭远段空肠的近端。在横结肠系膜的右侧无血管区剪一孔,将远段空肠通过该孔送入肝门处。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1~2cm处切断肝总管[图1 ⑶]。
⑶切除囊肿,上提空肠袢 | ⑷空肠胆管Y式吻合 |
6.胆管肠道吻合及肠道重建 Roux-Y式重建胆管与肠道的连续 首先行空肠肝总管吻合。在距缝闭端3~4cm的肠系膜对侧缘切开空肠。切口较肝总管口径略大些,以免吻合后狭窄。用1-0号丝线间断缝合后壁全层后,再缝合前壁全层,完成空肠胆管吻合。最后在距空肠胆管吻合口以下约50cm处行近段空肠断端与远段空肠端侧吻合,以完成Y式消化道重建[图1 ⑷]。
⑸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 |
图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
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本术式的优点是既可避免逆流性胆管炎,又可保持正常的十二指肠内胆、胰消化功能,还能降低因Roux-Y式吻合后的溃疡病发生率。空肠胆管吻合的手术操作同Roux-Y术式。在胆肠吻合口以下20~30cm处切断空肠,保留该肠段系膜血供。肠段的长度,儿童通常约20cm,成人约30cm即可。在十二指肠第二部近第三部外侧壁切开,用1-0号丝线间断缝合空肠和十二指肠全层肠壁,并作浆肌层缝合加固。最后把离断间置空肠袢以后留下的近、远段空肠行端端吻合,以恢复肠道的通畅[图1 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