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切口 沿后正中线作纵切口。如脊柱后突明显,为避免术后瘢痕疼痛,可作棘突旁切口。切口以病灶为中心,长度应根据病变范围而定[图1 ⑵]。
⑶从根部剪除棘突 |
3.显露、切除椎板 显露椎板后,切除棘间韧带或直接用棘突剪自棘突根部由下向上顺序剪除欲切除的棘突[图1 ⑶]。在最下棘突根部的椎板间隙中切除黄韧带,用硬膜剥离器在椎板下分离硬脊膜,然后,用咬骨钳咬除椎板,逐渐扩大显露[图1 ⑷]。椎板两侧切至关节突内侧,上下超过病变区至正常硬脊膜。椎板切面渗面应用骨腊止血,以保护术野清晰。
⑷切除椎板 |
⑸清除硬脊膜外结核性肉芽组织 |
4.清除病灶 清除病灶前,应先观察硬脊膜搏动,确定梗阻平面。如硬脊膜外有结核性肉芽或纤维瘢痕组织包绕,应先显露其上、下界,从正常硬脊膜外用硬膜剥离器细心将结核性肉芽与硬脊膜分开,然后用镊子提起剪除[图1 ⑸]。用手指轻轻触摸硬膜,如前侧有突起感觉,在颈、腰段脊髓可用神经根拉勾轻轻拉开硬膜及脊髓,通过上、下两根神经根之间,用小刮匙清除侧面及前侧病灶,清除一侧后再清除对侧[图1 ⑹];如在胸椎,可结扎、切断1~2根神经根(以免病灶播散进入蛛网膜下腔),结扎线暂不剪断,用以牵开脊髓,以便显露及清除前侧病灶[图1 ⑺]。
⑹轻轻牵开脊髓,清除硬脊膜前病灶 |
⑺结扎、切断神经根,牵开脊髓 (胸段),清除硬脊膜前病灶 |
图1 椎板切除病灶清除减压术 |
病灶清除后,检查硬脊膜搏动是否完全恢复。如搏动不恢复,用导尿管探查上、下椎管又未见梗阻,而硬脊膜肥厚,或硬脊膜内有病理改变;或椎板切除后,硬脊膜外未见病灶,但硬脊膜搏动受阻不能下传,此时应考虑脊髓肿瘤或硬脊膜内结核的可能性;如该段脊髓膨大,手指轻轻触到硬结,则上述可能性更大,应切开硬脊膜探查处理。切开探查方法见椎管-脊髓探查术。
5.缝合 清除病灶和硬脊膜搏动恢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充分止血,病灶内置入链霉素粉剂1g。如脊柱很不稳定,可用哈氏(Harrington)棒或其他内固定器固定,然后逐层缝合肌肉、筋膜和皮肤。不置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