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马鞭草、
败毒草。
来源 为
千屈菜科植物千出菜Lythmm salicatia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茎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具4~6棱。叶对生或3枚轮生,狭披针形,长3.5~6.5cm,宽1~1.5cm,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的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有12条纵棱,先端具6齿,萼齿间有尾状附属物;花瓣6.紫色;雄蕊12,6长6短,2轮;子房上位,2室。蒴果椭圆形,全包于宿萼内。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水旁湿地。分布于全围各地;有栽培。
采制 8~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化学成分 含牡荆素(vitexin)、
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tientitl)绿原酸、鞣花酸、
没食子酸、胆碱、鞣质、色素、挥发油、果胶、树脂及生物碱。
药理 煎剂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肠管的收缩,因此具有解痉作用;有止血作用,与其所含鞣质有关;根煎剂用于泻下或慢性
痢疾.作为收敛或缓和剂。此外还有降压作用。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消热毒,收敛,破经通瘀。用于痢疾,瘀血经闭。用量6~12g。
配伍应用 ①痢疾:配陈
茶叶。②瘀血经闭:配
红花、
当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