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让渔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加强预防少生病”。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基本模式,以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保障,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要支撑,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到2010年,农民享有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达90%以上;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渔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80%。
二是实施公共卫生建设工程,加快完善网络化、高效率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以及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和报告“五大体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发现和现场处置率达100%,原因查明率达95%以上;艾滋病快速传播势头得到遏制,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达到100%;保证纳入国家和省免疫规划的七种疫苗的接种率达到规定的指标,其中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的单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乙肝首针及时率90%以上;社区主要慢性病管理率城市达80%,农村达到60%;渔农村监督执法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4/10万和15‰以下。
三是实施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增强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区城乡建成服务网络健全、功能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海岛特色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城乡居民拥有0.75名以上的社区责任医生,基本达到90%以上居民从住所步行15分钟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的要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四是实施科教兴卫工程,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建立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建成5个以上市级医学重学科、4个区级医学重点学科,每年新增新技术、新项目30项以上。对安全医疗警钟长鸣,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开展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和卫生技术人员在岗培训,为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人才保证。
五是实施“强院”工程,加快形成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按照科学配置、优化存量、发展内涵的原则,在合理控制城区医院规模、总量的前提下,做精做强作大区人民医院,把区人民医院打造成为代表普陀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机构,适度引进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注册护士数和千人床位数分别达到2.0、1.7和3.16。
六是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大对中医药支持力度,实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简、便、廉”的优势。要把区中医院建成既体现中医特色又具有惠民性质的公益性医疗机构,区人民医院中医师比例达到6%,中医药服务可及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