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县卫生信息网: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志卫发[2011]19号 志丹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已经局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 为了全面缓减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现状,快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志卫发[2011]19号
志丹县卫生局
关于印发《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
人才培养规划》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志丹县卫生系统“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已经局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志丹县卫生系统
“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
为了全面缓减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现状,快速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根据《志丹县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结合全县卫生系统人才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医疗卫生人才现状
(一)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截止2010年底,全县医疗卫生人员为 8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9人(
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106人,初级职称423人)。在册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137人,助理医师91人,在册护士193人,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48%。全县现有千人医生数1.57人,千人护士数1.33人。全县共有注册乡村医生122人。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科室无学科带头人。
2、医技类人才短缺严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辅助科室业务难以开展,且持证上岗率偏低。
3、缺乏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利用率不高。
4、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急、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置能力不高。
5、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责任性不强,岗位管理不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6.县级医疗机构高级人才少,乡镇卫生院缺乏全科医生。
二、 “十二五”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队伍素质、优化服务质量”为宗旨,统筹城乡发展,大力调整和优化卫生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培训和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和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医学骨干队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常见病不出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全县每千人医生数1.9人以上,在岗
、执业助理医师450人以上。每千人护士数1.7人以上,注册护士400人以上,学科带头人20名,公卫专业类人才50名,村医持证上岗率100%。
(三)培训的主要任务
1、积极推进学历教育。在职卫技人员培训率达90%以上,本科学历达30%,专科学历达40%,全县培养3-8名在职研究生。
2、科带头人培养。培养10-20名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医技类人才培养。培养提高30-40名各专业医技类适用人才,确保全县各医疗机构辅助检查顺利开展。
4、公卫人员培养。培养50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全面解决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等人才短缺问题。
5、岗位培训。以现有岗位人员培训为主,县医院每年为乡镇卫生院培训60名专科人员,中医院每年为乡镇卫生院培训中11名中医专业人员,妇保院、疾控中心每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培训24名妇产、妇保专业人员和24名疾病防控专业人员,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乡村医生每季培训一次,各类公卫人才必须全部参加培训。
6.外出中长期培训。县级医疗机构每年保证15%的在职专业人员到三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本科医学院校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派一名全科医生参加培训。
7.外聘专家。县医院对口聘请知名专家手术每年不得少于24次,坐诊累计2月以上;中医院联系三甲医院中医科专家每年坐诊累计1月以上;妇保院联系三甲医院妇产科和儿科专家每年坐诊累计1月以上。
8.人才引进。各医疗机构应积极聘请高级人才,重点加强无科学带头人的科室。县医院不得少于5人,中医院、妇保院不得少于2人。
9.落实培训政策。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所有订单培训任务。各乡镇必须保证全科医生的培训,确保每个单位有2-4名全科医生。
10.专业轮训。由县医院负责每年对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轮训,由疾控中心和妇保院对全县公卫人员进行一次轮训,每次不得少于一周。
四、主要政策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人才培养培训的任务作为“十二五”各医疗机构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人才培训任务分年度实施完成。
(二)保证经费。保证人才培训经费足额投入,按年度按任务分步实施,县级单位每年收入的3%作为培训经费,乡镇卫生院每年收入的5%作为培训经费,列入单位人才培养项目经费。
(三)用足用活各项各类人才培养政策,保证完成省、市、县的所有培训任务。
(四)各医疗机构严格制定岗位目标责任,绩效分配向学科骨干人才倾斜,确保培养人才用的上、留得住。
(五)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体制,各单位专门培养的特需专业人才在本单位必须工作三年以上才能调配。
(六)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建立医疗卫生人员医德医风和人才管理档案;二是完善细化各专业考核考评制度;三是严格卫生人才准入制度,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建设的评价体系。逐步形成系统内人才结构合理,分配机制健全,充满活力的卫生队伍。努力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价值的充分体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