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明显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日前,副市长刘冠贤谈3年医改工作时总结说,“惠州经验”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将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村卫生站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门诊统筹,届时药价也可便宜下来。
居民生孩子基本不花钱
我市医改工作从2009年底着手准备,2010年正式启动。以创新医保制度为基础,以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截至2011年底,全市医保参保人数达到了387万人,参保率97%。其中职工医保135万人、城乡居民医保252万人。新生儿、大中专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社会申办退休人员、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等各类人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刘冠贤介绍,我市大力创新医保制度:一是“三网合一”。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人社部门管理,通过整合城镇职工医保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实现医保城乡一体化管理;二是建立居民生育保障制度。我市作为全国7个居民生育保障试点城市之一,财政按参加居民医保人数每人每年补助3元(市财政1元、县级2元),用于建立居民生育保障制度,参保居民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住院分娩的在一级医院100%报销,生育孩子基本不花钱;三是建立医保补助制度。通过建立医保补助制度,减轻参保人患大病重病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参保人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部分超过1.5万元部分由医保基金支付50%;四是全面实施“一般诊疗费”制度。“一般诊疗费”设定为10元,纳入门诊报销范围,由医保基金报销70%。
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0.96%
居民看病便宜,跟药价降下来有很大关系。我市92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73间乡镇卫生院、19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初步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为全省推进基层综改工作创造了经验。”刘冠贤说。
据介绍,2010年12月,全市92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过1年多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一升三降”的良好发展态势,门急诊量上升10.44%,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格下降30.05%,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0.96%,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2.07%。刘冠贤说:“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逐步提高,就医用药习惯逐步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量超过全市门诊量的七成。”
争取成为省信息化试点市
2012年是医改“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医改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的攻坚之年,刘冠贤介绍了接下来医改的重点工作。
刘冠贤指出,我市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巩固完善基层综改成果:一是今年内推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对村医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在村卫生站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门诊统筹;二是研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方法,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三是研究出台基层综改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措施。另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年医改的重点内容,也是“十二五”规划中的核心内容。
刘冠贤说,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医改工作,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重要工作平台和技术支撑,是医改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市将争取成为省信息化试点市、纳入中央投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建设专项资金,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使用、居民健康档案、诊疗规范、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