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生城市——江门 | 核心提示 “这里的环境卫生真好,城市也很亮丽!”很多来过江门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生活在这个城市很舒服!”很多生活在江门的人这样说。 江门,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广东省第六个GDP超千亿元的城市,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03年11月30日,江门通过了国家的考核鉴定,成为我省第8个国家卫生城市。当国家考核鉴定组组长、全国爱卫办监督检查处处长徐惠民代表国家创卫考核鉴定组宣布这一消息时,很多江门人由衷而开心地笑了。 “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对社会的承诺,牌子能否越擦越亮,关键看城市卫生管理能否巩固提高。7年多来,我市积极探索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提高了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赢得了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不但成功通过了全国爱卫会一次复核确认、两次暗访抽查,还多次在全国、全省爱卫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分别被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誉为“城市创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和“全省城市创卫巩固的一面旗帜”。 2011年,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中,我市因两次顺利通过暗访抽查,全国爱卫会给予“免审”待遇,成为我省今年接受复审的8个国家卫生城市中唯一一个“免审”城市。良好的城市环境卫生,为创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篇 2001年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擂响了江门“创卫”的战鼓。市创卫办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市容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多项城市管理规章,并配备专业队伍,依法管城治市。同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促进城市环境卫生、行业卫生综合管理上台阶,全面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为使市容环境卫生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我市先后制定了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的中、长期规划,并制定了多项城市管理规章。同时,对六种行业实行联审制度,规范娱乐、饮食、洗车等行业的发证制度。为贯彻落实各项措施,有关部门建立环卫、园林绿化、城监、卫生监督、除四害等专业队伍,依法进行管理。 为完善道路、市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2001—2003年近3年的时间内,我市共投入23亿多元,改建、新建道路、桥梁、公园、河涌;对市区道路两旁的裸露山坡进行复绿建设,复绿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米。此外,每年还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市城市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整座城市道路开阔,绿意盎然,到处生机勃勃。 2003年11月30日,创卫成功的捷报传来,我市通过国家的考核鉴定,成为广东省第8个国家卫生城市。至此,江门,这个以“山青、水碧、天蓝、地绿”著称的珠三角西岸温润的“小家碧玉”更平添了几分神韵、几分魅力。 巩固篇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一张名片,更是对社会的承诺,牌子能否越擦越亮,关键看城市卫生管理能否巩固提高。 自从2003年11月,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后,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重视城市卫生管理,不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城市卫生管理的动态性很强,稍有松懈就很容易反弹,我们一定要克服‘牌子到手、工作到头’的思想,要长期树立创卫难、巩固更难的意识,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市领导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结大会上这样说。 为巩固“创卫”成果,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目标,二个实行,三个不减,四个转变,五个继续”的思路,多管齐下,完善组织架构,组织实施长效管理。同时,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设立长效管理巩固经费。还将城市卫生的重点问题提交市长碰头会议、市长办公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研究,并纳入每年市政府主要考核目标。 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颁布了《江门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规范》,并先后制定了《江门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考核实施方案》等19份规范性文件,把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通过年初部署,日常督导,年终检查考评,建立健全了工作责任制;继续加大投入,配套建设了一大批市政基础卫生设施,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卫生巡查制度、部门联络员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硬件基础设施。2003年以来,市区累计投入23亿多元,新建、改建道路、公园、广场等一大批,改造和新建了垃圾处理场、生活污水处理厂、现代化的垃圾压缩中转站等卫生基础设施。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3.5%。市区新建绿地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13.28万平方米;改造风景区林相1170亩。 “创卫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是群众参与并提高的过程。”市卫生局主管爱国卫生工作的副局长谢广龙说。为此,相关部门通过与新闻媒体加强联系、开通“12345”热线、公布城市卫生投诉电话、举办城市卫生论坛和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受理群众的卫生投诉,接受市民的监督。每年的爱国卫生月、卫生行动周,各级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参加大的卫生整治行动,带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巩固了“创卫”成果。2007年在接受“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时,广东省复查团在我市街头随机访问居民和旅客共565人次,满意率达到92.57%,我市顺利通过复审。2011年,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中,我市因两次通过抽查暗访,国家爱卫办给予“免复审”,成为我省今年接受复审的8个国家卫生城市中唯一一个“免复审”城市。 延展篇 近年来,我市在巩固创卫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健康城市的必要,并将“创卫”成果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为延伸、发展“创卫”成果,2009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任务。之后,经过近8个月的调查研究和考察学习,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江门市健康城市建设启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健康城市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确定了12个试点单位,涵盖建设6个试点项目,并成立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目前,我市健康城市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健康城市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靠搞几个‘样板工程’就能实现的,必须将促进健康融入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和各个工作环节,通过多方合力,整合资源,多元共建才能取得真正成功。”去年9月份,副市长陈杭在大连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上介绍经验时这样说。 在巩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将建设健康城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宜居城乡、与“三旧”改造和绿道网建设等相结合。通过真抓实干,我市健康环境明显优化。2009年,我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均保持在100%,建成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4.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从2002年起,在周边地区登革热仍然有流行的情况下,江门市区保持了连续9年无登革热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发生。 在做好市区“创卫”巩固工作的同时,我市还注意将城市“创卫”成果向城镇和农村辐射,以城市“创卫”和巩固的经验指导各市、区开展卫生创建工作。 目前,我市下辖4个县级市全部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卫生城市。其中,台山市和开平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03年至今,全市共建成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8个,省卫生村176个,江门市卫生村336个,新建改建农村卫生户厕近10万户,受益人口近255万人,较好地改善了我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推进了我市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 成果篇 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实践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明显感觉到城市的舒适和整洁有序,到江门市考察观光的党政领导、客商嘉宾也都称赞江门的环境整洁优美,有意投资的客商纷至沓来。 2006年我市跻身“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被世界银行评选列入中国投资环境的“银牌城市”。2003年以来,我市先后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2009年7月,我市作为“创卫”巩固成效突出的城市,被全国爱卫办邀请参加首届“国家卫生城市市长论坛”,2010年9月,我市被邀请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并成为我省唯一在大会上发言的地级市。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经济不以浪费资源、不以牺牲环境、不以破坏社会和谐为代价。因此,在GDP年均增幅达14%的同时,整个城市仍然保持着“山青、水碧、天蓝、地绿”的景象,近年来,城市卫生管理更向精细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过渡。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均期望寿命得以提高。 因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成绩突出,我市多次在全国、全省爱卫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被全国爱卫办誉为“城市创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并推介各地参观学习。 专业视角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白呼群: 江门市“国家卫生城市”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创卫”和巩固工作“走在全国的前面”,是广东省的一面旗帜。 2003年11月30日,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小组组长、全国爱卫办监督检查处处长徐惠民: 江门的绿化美化非常好,整个城市非常舒适,适合人居住,给人留下非常美好深刻的印象。 2007年6月,国家卫生城市省复查团团长黄小玲: 江门市在2003年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一直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不断开拓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卫生创建工作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江门市巩固“创卫”成果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和发扬。 市卫生局副局长谢广龙: “创卫与巩固”一方面不断解决影响城市发展的环境问题和影响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使市民生活的环境更干净,更整洁,更和谐,从而对城市的满意度更高;另一方面“创卫与巩固”这张牌打出后,也提高了我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我市“创卫”成功的7年多时间里,省内外兄弟城市组团到我市进行“创卫”方面的参观、学习和交流,共有70多批次、800多人次。 市民评说 某公司销售人员刘青: 我曾经在几个城市工作过,2008年从东莞来到江门,在这里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就决定在这里定居了,因为感觉这个城市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很好,比较适合生活。 某事业单位员工黄雪梅: 我在江门生活了10多年,对这里的环境非常满意,特别是大马路的卫生和城市绿化,江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的同学朋友来这里,都对这里的环境赞不绝口,很羡慕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社区热心人张明毅: 我是正宗的江门人,从爷爷辈就开始在这里生活,对这个城市很有感情,也很喜欢这里的环境。特别是近几年来,感觉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各方面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外地人都来这里买房置业,江门越来越有魅力,这一点,我很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