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 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 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 Pancoast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 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铜器指数大于5次 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Picknickian syn: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6cm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 Kartagener syndrome: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Horner Syndrome:肺尖肿瘤或颈部肿块压迫侵犯颈交感神经,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充血及同侧面部无汗。 Caplan Syndrome: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尘肺,肺内有多个圆形结节 弯月综合症(军刀综合症):肺血管发育异常肺血管沿右心缘有军刀样阴影,右肺发育不全。 副癌综合症:paraneoplastic syndrome,又称肺癌的肺外表现,有些肺癌患者可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与体征,这些症状与体征表现于胸部以外的脏器,不是肿瘤的直接作用或引起,可出现肺癌发现前后。 Goodpasture Syndrome:肺弥漫性出血,肺内纤维素沉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Schemic precondition:缺血预适应,指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使心肌对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增强,这一现象称心肌缺血预适应。 Beck三联症:血压下降或休克,颈静脉显著扩张,心音低顿或遥远,称为Beck三联症,临床以急性心包填塞多见。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又称中间综合征,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但无心肌梗塞的客观依据,常为心肌梗塞的前奏 梗塞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心绞痛,由于供血的冠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的缺血状态下又引发疼痛,有随时发生再次心肌梗塞的可能。 Myocardial hibernating:当心肌灌注呈长期减少时,心肌可维持组织生存,但又处于一种持续性的左心室功能低下的状态,当血流恢复后,心脏功能也可以恢复正常。这种少供血就少工作的心肌称为冬眠心肌。 猝死(Sudden death):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Myocardial stunning: 心肌顿抑,缺血心肌经冠状动脉再灌注挽救尚存活的心室肌,虽然无心肌坏死,但心功能障碍持续1周以上(包括心肌收缩,高能磷酸键的储备及超微结构不正常),在血流恢复之后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的时间拖长,以后逐渐好转,此现象称为心肌顿抑 Insulin Resistance:由于胰岛素的生理功能相对不足,使组织利用糖的能力减低,导致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称胰岛素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症:指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非Q波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等的急性冠脉事件。 舒张性心力衰竭:指由于舒张期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室顺应性下降以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下降,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而发生的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 Marfan’s Syndrome:为一种遗传结缔组织疾病,通常累及骨关节、眼、心和血管,典型者四肢细长,韧带和关节过伸,晶体脱位和主动脉呈梭型囊样扩张。 室性并行心律:心室局部自律性增高,且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及间歇性传出阻滞时临床表现的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为室早配对间期不同,且室性异位搏动之间存在着最大公约数,可出现室性融合波。 VVI起搏器综合征:经长期心室起搏的病人,心室起搏后由于失去正常的收缩顺序,心排量下降,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血压下降、头晕、眼黑或心衰竭症状,称VVI起搏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窦房结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等。 Myocardial concussion syndrome:心肌震荡综合症,严重心肌损伤时,心肌丧失除极与复极能力,成为“电静止”区域,出现暂时性Q波,伴有缺血性ST段与T波改变,随后R波再出现,ST-T恢复,这种心肌暂不激动现象称为“心肌震荡综合症” X综合症:指病人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的胸痛,实验室检查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如EKG显示缺血性ST-T改变),而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 Myocadial bridging:冠脉通常走行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如果一段冠脉行走于心肌内,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心肌桥下的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Milking effect :由于心肌桥的存在,导致心肌桥近端的冠状动脉收缩期前向血流逆转,而损伤该处的血管内膜,因而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该节段收缩期血管腔被挤压,舒张期又恢复正常,称挤奶现象 Brockenbrough phenomenon:在有完全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时,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心室内压上升,但同时由于收缩力增强,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的梗阻也增强,主动脉压反而降低的现象。 心室晚电位:是出现于QRS波终末部的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活动。在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或严重心力衰竭时,病变的心肌组织可能存在正常的心肌细胞,这些正常的心肌细胞的心肌电活动沿着分割的心肌纤维束所形成的曲折,迂回的径路,缓慢不同步传导,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延迟出现的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位,可能导致心动过速的发生,发生室速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大。 心率变异性:正常人24小时窦性频率快慢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称心率变异性。反映植物神经的重要指标。 QT离散度:同步记录的12导联体表EKG中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称――。 Ortner syn:左心房明显扩大,支气管淋巴结的肿大和肺动脉的扩张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症状。 Barret 食管:食管粘膜因反复的慢性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Barret食管,易发生癌变。其发生的溃疡称Barret溃疡。 GERD:Gastroesophogeal reflux disease:胃十二直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粘膜炎症,而产生的烧心、返酸的症状。称胃食管反流病。 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胃泌素瘤,是胰腺的非β细胞瘤,可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增生而引起大量的胃酸分泌,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消化性溃疡,不但常见部位,非常见部位也易发生溃疡伴腹泻,溃疡难治,易出血,穿孔。血中胃泌素大量增多。 Linitis plastica:皮革胃,癌组织弥漫侵润大部或全部胃壁,使其增厚,变硬,胃腔缩小,粘膜皱襞消失,似皮革。 Blumer’s shelf:胃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种植转移到直肠周围肠壁和盆腔,在直肠周围形成的结节状板样肿块。 Krukenburg 瘤:胃癌细胞从浆膜层脱落,种植转移到卵巢,两侧卵巢肿大,临床常有阴道出血和腹水。 Virchow 结:胃癌经淋巴途径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质硬不易移动。 Stierlin sign:X线钡剂跳跃征,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 伴癌综合症:指癌肿本身代谢异常,分泌和产生的某种物质导致宿主机体内分泌或代谢的异常,可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Subclinical hepatic coma: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或电生理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Subclinical hepatic cancer:无任何临床症状和血液生化异常,经AFP和B超发现的肝癌。 Hepatic coma(hepatic encephalopathy):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Mallory-Weiss syndrome:由于剧烈干咳、呕吐和其他导致腹内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造成的胃贲门-食管远端粘膜及粘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进展期肝病肝硬化,由于门体分流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增加,肺内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70mmhg),肺泡-肺动脉氧分压差增大(>20mmhg),叫肝肺综合症 Hepatorenal syndrome:肝肾综合症,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由于肾脏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所致,肾脏无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肿瘤标记物: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等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 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胃粘膜可以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叫门脉高压性胃病。 Verner-Morrison syndrome:胰性假性霍乱;血管活性肠肽瘤。由于VIP瘤产生大量的VIP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低钾血症,无胃酸,水样腹泻为特征。 Courvoisier sign:黄疸的同时扪及囊状的,无压痛,表面光滑可推移的肿大的胆囊,称Courvoisier sign,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体征。 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双肾滤过的血浆的毫升数,它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80-120ml/min. 肾性糖尿:指血糖正常,糖耐量正常而尿糖阳性。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糖的功能减退造成。 Free-water clearance:表示单位时间内血浆经过肾脏时被清除出去的纯水量,即肾脏将超过等渗的过多溶质排出所需的水量。正常人排出的均为含溶质且浓缩的尿,故为负值。 薄基底膜肾病: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肾小球基地膜弥漫性变薄和部分断裂。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部分伴轻度蛋白尿,无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正常。 失衡综合症:于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出现的以神经元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可能与血浆中尿毒症毒素浓度下降不一致,形成渗透浓度梯度,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导致脑水肿和脑脊液压力增高有关。 镜下血尿:每高倍镜下红细胞>3个,或1小时>10万或12小时>50万 IGA肾病:指肾脏病变以IgA沉积为主的病变。表现为肉眼血尿。 尿路综合症:凡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3次中段尿培养细菌定量阴性,排出结核、真菌和厌氧菌感染,可诊断尿道综合症。分为两类:感染性尿道综合症,由细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所致,尿白细胞升高;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病因不明,无白细胞尿。 贫血:指外周血液Hb,Hct,RBC低于可比人群的正常最低值。男性<120g/l,女性<110g/l,妊娠<100g/l。 溶血性贫血:指红细胞的破坏增多,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范围时发生的一种贫血 原位溶血: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血循环以前在骨髓内被破坏,称原位溶血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