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状元口述考研心得 |
|||||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5-22 考研论坛 | |||||
作者:tina518,2002年北京大学生科院状元 好不容易弄完了毕业答辩的那一堆麻烦事情,我终于有空来屡行我的诺言了,其实,我的考研没有什么经验可讲,只不过是在一种精神的支撑下走完了一段艰苦的旅程而已。何况,复习这种事情是因人而异的,不可能有什么万应良方。然而,我依然很愿意将我自认为算得上经验教训的感想和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其实对大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帮助。但是,我也是从你们现在所处的情形中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因此,我也很清楚,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至少在心理上会对迷茫中的考研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当然,我不敢说我的文章会有那样的价值,只是我希望,它可以给你们带来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信心和鼓励,这样,我想也就足够了。 我在去年的3月份决定了要考研,但没有决定考什么地方。其中的细节我想你们也没有兴趣听,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在5月份的时候我决定了要报考北大的细胞生物学专业。对于我来说,在下一个决定之前难免会瞻前顾后,但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我就不会再更改了,尤其是象这种关乎一生的重要决定。因此,我便进入了正式的考研复习之中。 严格说来,我的复习从3月份就开始了,但不能算是正式的开始复习,只是一个热身和预备的阶段而已。我从3月中旬开始看一本马德高编著的星火考研词汇,是只有考纲上的单词的那种很小的词汇书。这本书我大概从头到尾看了两遍,起初是报着雄心想要把它全部被下来,结果却没有办到。因为我觉得这实在太困难,太花时间,而且据师兄师姐们说,也很没有必要。于是,背这本词汇书的壮志就中途落空了。当然,这是我认为这样做会入不敷出的结果。至于要是我完全背下了这本词汇书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这倒是一个未知数。当然,我认为,如果有时间,能把它全背下来肯定是好的,但能不能这样做,这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我觉得超纲的单词完全没有必要去管。对英语的复习,我抓得比较厉害的是阅读,毕竟阅读占的分值最大,而且也最能拉开差距。我买了《220篇》,有空的时候就每天做一个单元,后来要期末考试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就隔几天做一个单元。但是,我始终是坚持每次做5篇(因为当时还没有通知说题型改成阅读4篇)。我建议大家做英语阅读时以及以后做考前模拟题时都最好是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来做,这样一是有真实感,二是也能更好的检测自己的水平。至于我选用的这本阅读书,是我一位考到复旦的师姐极力推荐的。当然,做过之后,有一些我自己的感想。我认为这本书的文章不错,它们明显比考研的真题要难一个档次,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是,这本书应该说编得很粗糙,题设计得很差,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深究它得题型等等。要说到和考研真题相似,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哪本书可以办到——毕竟真题就是真题,没有其它的题可以代替。而且对于考研的阅读究竟要怎么去解题,我想是应该有其独特的方法的(就应试来说,每一种考试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解题思路及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要在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谈解题的技巧。究竟怎么解题我在这里也没法说清楚,我向大家推荐听一下曹其军讲的阅读,我个人认为他的方法很不错,对考研题把握得也很准。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方法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因此,如果要听,时间不能太晚,至少在开学之前应该要听,因为开学以后应该要花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不会有很多时间来复习英语了。反正我是在假期快完的时候上了英语的强化班,之后就做完了真题,而开学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再怎么看英语了,就英语的复习而言,我想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还有唯一的一点是关于做模拟题。我是在考前大概两个月的时候开始做的模拟题,做过的有张锦芯、毕金献和曹其军的。我认为严格说来没有哪一本模拟题能够真正模拟到真题,但可以给你一个氛围和一个测试的机会。就难度来说,我觉得真题的难度可能介于张毕两者之间,而曹其军的题谈不上和真题有什么相象之处,可能是因为他的命题指导思想就不是为了要模拟,而是要是大家见见不同的难度和不同类型的题。做模拟题,我有一点要强凋的是,正象我所说的做阅读理解一样,一定要给自己营造一个考试的氛围,时间地点都要恰当。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模拟。 现在,再来谈谈关于政治的准备。我上了任汝芬的暑期班和林代昭的冲刺班。绝对谈不上有多大的收获。相比之下,可能暑期班还多学到了一些东西。因为暑期班老师讲得详细,对于我们这些对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倒确实是有一定益处的——至少我感觉,听过一次之后,看起来还是要轻松得多,而且记忆也要深刻一些。对于政治,我想不可能死记硬背,我复习政治的方法就是看书,多看几遍,考试的时候自然脑子里就有了不少东西,到时候有什么有关的就拣出来写上得了。我看的基本上就只有一本书——岳华亭主编、海文学校组编的那本辅导教材。从暑假上辅导班开始,我基本上每天下午都看3个小时左右的政治(在暑假中差不多是复习时间都用来看政治了,因为在上课前后反复加强我认为会有助于记忆,而且会减轻以后的记忆负担)。考前倒是抱着领航的冲刺教材恨背了一个星期,不过好象没有得到什么收获。 关于政治,我就只有那么一点看法了。下面,我来谈一谈我的专业课复习方法。我考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我看了哪些参考书已经给大家讲过了,而我唯一的学习方法(就考研而言)就是紧抓住这些参考书不放。 在暑假结束之前,我将生化书大概翻看了一遍,不过一点也没看明白这两本书里讲的究竟是什么——我的生化基础本来就很差,不但我们的教材只有这两本书的一半厚,而且我上课时一点儿也没听懂那位老师不知是哪个地方方言的讲课。再加上原本就极其恶劣的化学基础,于是,我的生化水平就简直没法说的那样差——最重要的是,我本来就不是为了要搞懂而看的这一遍,我的目的只是熟悉教材,并且让我自己觉得心里有点底——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算看过一次了嘛。 到开学之后,我开始基本上丢开了英语(如果可能,最好是不要这样做),着重复习专业课(当然,政治我还是坚持每天看一些)。我的复习就是看书,(我还做了课后题,细胞除外;另外还有生物化学习题集的计算题也值得一做)一遍又一遍的看书,但不是死记——这样的2000多页东西我没有那个能将它们全部记下来的实力。当然,看书要有恰当的方法,并不是每天对着课本发呆就行了。 我喜欢在书上做各种标注,这些标注的内容纷繁复杂,有我对某一句话的看法和理解;有我联想到另外的相关知识点时写下的批注:有我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总结和自己的理解……总之,我竭力要从书上的字里行间寻找到它的言外之意——思维方法、实验设计的思路、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看好看透这几本参考书,也才能真正领会到生物学研究的内部的、思维层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层次上的精髓。这样复习下来,想要在考试中举一反三,应付各种各样的题的变化,也就不在是难事了。 对于遗传学的复习,我尤其要多说两句,因为我认为就难度来说,它应该是这几门专业课中最难的了。就它本身的学习来说,我认为把握它的思维方法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它也是这三门课中最不需要你去背的了。书中不管是原理还是结论,它都给出了探索的实验过程,而这应该是我们的重点所在。每一个结论,我们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才是恰当的学习方法。 现在,再来说说关于试题的问题。我和你们看到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个网站上所提供的这些试题。有生化和细胞,但一点也没找到遗传。我是到1月分才开始做了这些题,目的是熟悉一下出题风格,仅此而已。当然,我现在可以评价说,我认为细胞的题太泛,想要抓重点是不可能的;而生化题相对重复率较高,但2002的考题和以往相比却又没有了那么大的重复,基本上都是新题型,因此,这个很难说。但我依然认为,对生化题抓重点应该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这我就不再详述了,LifeSci以前的文章总结得很好)。在这一点上,我想我就做得不好,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我的经验教训。遗传题我们考的都是经典遗传,所以戴老师的那本书中实际涉及的内容可能最多200页。听97的师姐说他们考的情况也差不多,因此我想可能这也是普遍情况。所以,如果时间来不及,只看这些部分我想也没多大问题。遗传的体型就是选择、填空、计算和问答。计算的大题好象是10分,一道问答(遗传学今后的发展方向)10分,其余的就都是小题,但也基本是计算题。 关于专业课,我还要说的一点就是在考前找一些相关的最新动态和热门话题的文章看一下还是有可能会发挥很大作用的。不用专业性很强,科普性稍浓一点也无所谓,说不定答问答题的时候就用上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具体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那么一点帮助。最后,我想要说的是,考研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走完它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勇气,希望大家都能克服那可能会时时侵袭的孤寂、落寞和灰心失望(记住,这是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谁也逃不掉的,并不只是你而已,挺过了,也就胜利了),明年一起相约未名户畔,看北大校园里的云起云落和扬絮纷飞…… |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相关法律 |
评论加载中...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RSS导航页面 |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