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考研院校 > 华东地区1 > 潍坊医学院 > 报考指南 > 正文:潍坊医学院考研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
    

潍坊医学院硕士学位授权点

更新时间:2006/9/2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生理学(071003)   生理学学位点为二级学科硕士点。生理学教研室(含应用神经电生理学研究室)1990年被定为院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本学位点主要研究方向:①肌电图学(含单纤维肌电图);②诱发电位学(含视、听、体感诱发电位);③血管生理学。 肌电图学、诱发电位学是临床早期诊断神经、肌肉疾患敏感而可靠的电生理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

 

影像医学硕士点于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国家教育部进行专业学科调整,改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点,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6届19人。

在该硕士点批准之初,影像医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研究、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研究和肿瘤介入放射学治疗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方向稳定,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国家卫生部、山东省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代表性的研究课题和成果主要有:微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肝癌占位性小病灶MR信号值与信号比值与病灶性质的相关研究,肝癌生物学行为的CT表现与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造影成像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矫正下肢力线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治疗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解剖影响因素分析;细胞凋亡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高分子材料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及注射无水乙醇32P-玻璃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其中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的研究到达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肝癌影像学与相关基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近两年本学科又得到英国皇家科学院的资助,与英国Hull大学进行前列腺病变的影像学研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0年学科专业调整后,又增加了核医学和超声诊断学的研究方向,使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进一步扩大。本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具有培养在职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除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外,还注重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毕业后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能够独立从事X线、CT、MR和介入放射学的工作,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适应性,已毕业的三届8人硕士研究生中,3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5人均在省级医院从事临床和研究工作。近几年本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发表论文60余篇。已完成的科研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厅局级和潍坊市科技进步奖8项。

该专业硕士点包括影像医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和影像医学研究室。同时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核医学科及特检科(超声)是本专业硕士点的组成部分。医学院临床技能实验室和形态实验中心为进行基础研究的实验基地。该专业点拥有60m2的专用教学和图书用房,配备有计算机8台、彩色图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等6台、专业图像扫描仪、数字照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等教学科研专用设备,价值20余万元,计算机已与校园网联网。附属医院还具有临床、科研和教学用大型设备20余台/套,主要有:高档快速螺旋CT(亚秒/单层)和全身CT机各1台、超导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ECT、彩色超声仪,价值近4000万元,介入放射学专业病房开放床位12张,影像学专业学科年诊治病人8万人次。这些条件都极大地满足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附属医院将影像学科作为重点发展科室,设备不断更新,最近几年内,还计划更新高场磁共振设备,增添数字摄影装置、数字彩超和建立影像数字网络(PACS系统),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科硕士点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该专业点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各1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其中40岁以上5人,40岁以下3人。

撰稿人:王 滨 

 

外科学(100210)

 

外科学是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学位点。外科学中的三级学科——整形外科学是1993年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泌尿外科学是1997年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到目前,外科学学位点已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70人。

外科学硕士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①美容外科;②显微重建外科;③泌尿外科;④普通外科;⑤骨外科;⑥胸心血管外科;⑦神经外科;⑧烧伤外科。

整形美容及显微修复重建专业是外科学中最早的三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该专业系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在多年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中,本学科在业已形成的研究方向上形成了优势明显的专业特色,整体学术水平较高,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行列,部分研究课题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本专业共承担国家各级科研课题近50项,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1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厅局级各项奖励17项。

在研究生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材建设,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比较宽的专业适应性。已毕业的24名硕士生已有13人考取了国内名牌大学博士生,2人进入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本专业目前拥有1200m2的实验室,并有独立的图书室、资料室,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和微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665万元,其中,Versapulse-C激光工作站、Datex-ohmedaAS/3TM多参数生命监测系统等大型设备均为目前国际上尖端产品,代表了21世纪初期同类设备仪器的领先水平。

图书室拥有专业工具书0.5万册,国内外各种期刊39种,并配有扫描仪、复印机、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DVD刻录仪等一系列配套的办公设施。

普通外科是临床外科的基础和基石。本学院的普通外科研究室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至今普通外科已发展成学科齐备,专业精深的现代学科,其整体水平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普通外科学有:胃肠道组、两腺组、肝胆胰脾组、肛肠组、周围血管外科组、普外肿瘤组等专业科室及临床研究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为提高学科专业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及培养研究生专业水平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普通外科专业通过20年的努力,已在肝胆外科、周围血管外科、肛肠外科等几个普外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研究方向。肝胆外科近十年已有3项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1项成果填补了临床解剖血管干长度数据并获解剖学命名。周围血管外科的发展填补了我省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置换及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支架术等一系列血管腔内外的空白。肛肠外科形成了省内重点特色专科,在综合研究大肠癌、顽固性便秘等发生机制及综合治疗上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科研内容是中晚期肝病的临床肝移植研究,这也是肝脏外科21世纪发展最快,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研究已从动物实验过度到临床实践阶段,在省内属开创性的工作。周围血管外科疾病的系列研究,也是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血管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的趋势而设置的重点研究方向。血管腔内的检查与治疗,特别是动脉瘤,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支架和腔内血管镜检查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

泌尿外科是我院特色专科,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在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的治疗,尿石症的防治及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研究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先优势,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影响。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我院自1989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可控性回肠袋代膀胱术,且以后不断完善,由于能自行控制尿液排放,手术容易被患者接受,因而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也就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

尿石症是山东省多发病之一,体外冲击波技术的引进,使得大多数尿石症患者避免了开放手术,我院开展体外碎石10余年,对各种成分、各个部位的尿石的处理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摸索出一整套尿石症非手术治疗及预防的路子。

前列腺增生在男性老年人发病率在50%以上,目前最有效的治疗仍为手术切除,但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普遍较低。因此我院多年来致力于如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与经尿道激光切除相结合;二是深入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原因,以实现通过药物或微侵袭来预防和遏制前列腺增生的目的。

以上研究成果,自1995年以来已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通过省计生委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1项,10篇相关论文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上发表,现承担着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7项。

神经外科成立于1961年,是我省有影响的神经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之一。近10年来,本科发展迅速,目前拥有床位45张,并附设神经外科研究室、神经外科实验室及“伽玛刀”治疗研究中心。承担过40余项科研课题,通过鉴定及获奖的成果32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著作14部。以上科研成果及论文涉及了神经外科各领域。其中关于垂体腺瘤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及脑组织移植研究最具特色。特别是对蝶鞍区显微应用解剖和巨大垂体腺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在国内颇有影响。所开展的经口鼻蝶入路或鼻蝶入路显微垂体腺瘤切除术,既选择性切除了微小腺瘤,又能保护正常垂体。同时还在国内率先总结了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技术和经验,而获得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在鞍区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巨大侵袭型垂体腺瘤新方法,显著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和疗效。并于1999年经国内权威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对三叉神经痛的研究已开展30余年。70年代研制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导向仪获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本科也是国内最早开展射频热凝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单位之一。近年来,着眼于三叉神经痛的根治和功能保留的研究,通过术中显微解剖和病理学检查,对根性三叉神经痛进行了病因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手术方式。此成果于1998年获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脑血管病的治疗研究方面,70年代完成了重要功能区巨大动静脉畸形全切除术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并获奖。CT导向细孔钻颅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研究于1998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脑内组织移植的研究也较突出,由我科牵头开展的“脑内移植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为国内首创,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脑内胰岛移植的免疫学研究与无期疗效观察”也于1998年获得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与以上各研究课题相关的20余篇文章已在中华系列杂志及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外科学硕士点目前共有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讲师46人。研究生教学基地5处,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5600万元,订阅中外期刊129种,拥有专业图书4万余册,能完全满足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

撰稿人:唐胜建 

 

眼科学(100212)

 

眼科学于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5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1年以来培养硕士研究生36人(其中13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眼科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①角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②青光眼基础与临床研究;③白内障基础与临床研究。经过多年的建设,各研究方向已经在国内形成一定的优势。如角膜病的研究,与全国同学科相比,起步较早,形成三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对角膜内皮细胞的系列研究,不仅揭示了角膜内皮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的形态、数量、密度与功能的关系,而且对各种眼病和全身病时角膜内皮细胞的病理变化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作了全面的论述;二是较早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现已实施该手术3000余例,每年实施200余例,无论是手术数量还是成功率都居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在角膜移植排斥的基础研究方面也达国内先进水平;三是作为最早的中华眼库协会所在地,眼库技术起步早,无论是在角膜保存液的研制,还是在对供体角膜的评价、处理以及基因配型等方面的研究都处于国内同学科前列。开展了青光眼的微机自动视野分析、眼底视乳头图像分析和视电生理检查,使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青光眼进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晚期小视野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效果显著;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重大手术。

目前本学科实验室建筑面积达到1200m2,设11个研究室,即细胞培养室、酶组化室、眼科病理室、视电生理室、青光眼研究室、角膜病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眼底病研究室、动物实验室、眼库、摄影资料室。已拥有价值800万元的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 RF-5000 荧光分光光度计,德国同大公司生产的SN-1800冰冻切片机,日本产BNA-311型CO2培养箱,OLYPUS倒置显微镜,美国PE公司产9600型PCR扩增仪,低温超速离心机等大型实验仪器,可进行眼组织中各种细胞的体外培养;可进行包括酶组化和免疫组化在内的各种细胞染色;可进行DNA、RNA检测和DNA重组。临床上配有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 TRC-50X多功能眼底照像机、SBP-2020自动视野仪 、SP-1000 角膜内皮细胞检测仪、德国ZEISS 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美国LKC公司生产的PC-2000 视电生理仪、美国QHS-4000  角膜测厚仪 、日本NIDEX公司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机以及与北京眼科研究所共同开发的青光眼视盘图像分析系统等,为研究生开展临床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本学科资料室收藏有眼科及相关学科中文文献5000余册,几乎涵盖了近年国内出版的所有眼科学论著。有外文重点眼科专著130余册。其中订有中文国内眼科期刊12种,外文(英、日两种语种)眼科杂志19种,共有眼科期刊31种,为本学科开展教学、科研、医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资料室计算机已联通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自1991年以来,本学科主持并承担科研课题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4项,省教育厅、卫生厅项目16项,共获得科研经费42万元。出版学术著作7部(包括教材2部),编写研究生教材5部,教学录像带2套,在国内外核心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22篇。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卫生厅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眼科学、眼科解剖学、眼科病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学等。

该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2人;有博士后学位的1人(包括1名在美在读博士后)、有博士学位的2人(包括1名在读博士)、有硕士学位的6人。

    近期目标和建设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拓展并完善学士、硕士教育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努力把硕士点办好,争取早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积极引进人才,培养创新型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科研梯队,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及资料室规模,以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认准国内外研究新动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完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课题。购置超速低温离心机、眼科断层扫描仪、共焦显微镜等一流的仪器设备,开展新项目,争取本学科各专业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撰稿人:康凤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