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www.lindalemus.com
中医基础理论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学科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历经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王玉川、程士德、 王洪图 教授创建与发展,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理科基地主建单位。 1993 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 2001 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由学科带头人 王琦 教授主持,已经成为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重要发展阵地。
学术造诣深厚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科学术顾问
王琦 教授系先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参编著作 30 余部,发表论文 400 余篇,创立了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构建、拓展了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深入广泛的多学科研究。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分别有学术造诣深厚的中医理论专家如 王洪图 教授、烟建 华 教授等担当学术带头人,并聘请了石学敏、程士德、路志正、曹洪欣、李德新、王昌恩、苏刚强等知名专家、学者担当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使本学科的发展具有了强力的学术支持。
稳定、凝练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以基础理论内涵和学术思想体系研究、脏腑与神志相关的五脏藏神理论研究、中医体质学说基础理论研究、脏腑与环境相关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研究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有三个研究方向均已获得部局级科研成果奖励或鉴定。并将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作为凝练、核心的研究方向,列为“十五”、“ 211 ”重点项目,带动本学科的创新和发展。
雄厚的人才队伍
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 14 名,副教授 7 名,博士生导师 8 名,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 80% ),并由 8 名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年龄 50 岁以下的中轻年教师组成了“中轻年学术骨干团队”。共培养硕士生 50 余名,博士生 20 余名,出站博士后 2 名,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摇篮。
丰硕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在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 王洪图 教授、烟建 华 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王琦 教授的带领下,先后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内经讲义》、《内经学》、《内经选读》、《中医体质学》、《实验中医学》等;主持和承担国家十五建设项目 1 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30 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2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400 余篇,出版科技著作 50 余部,其中《内经》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共有 25 人次赴国外进行讲学,起到了重要的学术辐射作用。
学科发展的规划及建设内容:
为发挥重点学科的“三个功能”,即引导功能、平台功能、提升功能;体现“三个力度”,即形成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凝聚力、学术影响力;从而达到出人才、出成果、上水平的“三个目标”,本学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建设与规划:一、科学研究,把握研究方向,在已形成的四个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研究方向;二、教学研究,创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精品课程。三、人才培养,根据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形成学术梯队,并由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学术团队,通过标志性成果、论著、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的产出,达到培养人才、推出人才的目的。四、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包括围绕本学科研究方向、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围绕中医基础学建设、围绕国内外相关信息与多学科等方面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加强学术辐射与影响,并实现学术资源的共享。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王琦
王琦,著名中医学家, 1943 年出生,江苏高邮人,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毕业。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 “全国 500 名老中医”之一,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国家科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学会主席。
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特质、理论思维、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等发表了许多论著,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纲要》的撰写。先后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部局级奖励多项,主编和参编著作 30 余部,发表论文 400 余篇,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男科病和过敏性疾病,拥有发明专利 4 项。
多年从事《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研究,著有《素问今释》、《黄帝内经专题研究》、《运气学说的研究与考察》、《内经与临证》、《伤寒论讲解》、《伤寒论研究》、《经方应用》等专著,并发表有关仲景学说研究方面文章多篇。有些专著被发行到许多国家与地区。
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创立了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 1978 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1982 年主编第一部体质学研究专著——《中医体质学说》,首次把中医体质学说确立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门独立学说。有关体质学理论的阐述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并被翻译成外文出版。中医体质学说被写进《中国医学通史》,有关内容被编入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统编《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主编《中医体质学》;中医体质学被列为国家“十五”、“ 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②构建、拓展了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但由于理论体系构建不全面,一直只是作为一种学说存在。在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中,通过对两千年来有关学术内涵的考察、挖掘、梳理,对中医藏象作了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包括脏腑的生理、病理、脏腑发病规律、脏腑用药规律等各个方面,其中还对诸多概念、定义、名词的规范化等方面作了大量原创性工作,提出许多新颖论点,为中医藏象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对中医基础学科的建设和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所著《中医藏象概论》、《中医藏象学》多次再版,在海内外同行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③广泛深入开展多学科研究:主持腹诊研究,制定腹诊诊断标准,研制腹诊参数检测仪,著有《中国腹诊》,使濒临失传的中医腹诊被重新认识和应用。主编《中医现代研究丛书》,该丛书包括《系统中医学导论》、《中医时间医学》、《中医信息学》等共 20 余种。构建中医男科学体系,所著《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被誉为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作,对《内经》“生殖”理论及“宗筋”理论多有阐发。
先后培养博士后人员、博士、硕士共 20 余名,学术经验继承人 4 名,并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专业人才。鉴于上述成就,王永炎院士等著名专家称其为“我国影响深远的中医学家”。
( 贺娟执笔 )
中医诊断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学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为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及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唯一建设单位,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与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
在老一代学科学术带头人杨维益教授、季绍良教授的带领下,本学科形成了高学历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培养出高水平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一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养出“全国百名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2名、“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获得者1名;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与面上项目在内的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了省部局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九五”期间获省部局级二等奖2项。
本学科有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证候动物模型,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揭示中医证候(脾、肝)的科学内涵。在病证相关性研究方面,对证候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症状与证候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整理与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并引入实验室指标,探讨了中医证候(脾、肝)的规范化。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本学科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利用本校网络学院的优势将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诊断学的远程教学。
经过建设,本学科于2001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
方剂学
方剂学科是以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为核心、由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相关学科参与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点最早由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王绵之教授创立,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同类专业的领头单位。1978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首批方剂专业硕士授权点,1986年被批准为唯一的方剂学博士授权点,培养方剂专业博士16名和硕士29名,许多人已成为全国中医药领域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本学科点曾先后主编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方剂学》2-5版和适应不同层次人才使用的方剂学教材、教学参考书多部,受卫生部委托举办过2届全国中医药院校方剂师资培训班,并为黑龙江、山东、辽宁等省兄弟院校培养博士。目前该学科为全国方剂学会挂牌点,其中有3位全国知名专家担任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秘书长要职,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国方剂学会的工作。
该学科点建设在人员结构上经历了由早期的老一辈专家传带、中年学者接替、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在科研上经历了由早期本学科和中医基础学科合作、与中药、中西医结合基础等多学科介入的资源优化配置;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早期历代名方的系统整理、方剂与治法关系、方剂功效现代机理、方剂效用物质基础、方剂-生物效应模式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持续发展。目前该学科已经拥有以博士和博士后等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老中青结合、以多学科技术优化组合、学科内涵建设为目标,以学科核心问题和前沿领域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专业研究群体。
新近几年来,学科编写了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专著、教材及参考书,发表了多篇具有导向性的学科发展评述,主持了国家和部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得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由王绵之教授提出的"方证相关"概念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学科研究发展遵循的逻辑,其主持研制的"王氏保赤丸"、"健脾消食丸"等中成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点最早开展的对同类方剂"组方模式"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实现了对经典方剂学中"以方示法"的重要突破;学术专著《中医现代方剂研究》完成对方剂现代研究成果系统逻辑化整合而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并被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广泛使用;以探索中医复方新药研究思路和方剂的生物调控原理为目标的"方剂效用物质基础及复方生物-效应模式的研究"不仅赋予学科新的活力而且正成为学科前沿研究的亮点。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三代学科带头人董建华院士、王永炎院士、姜良铎教授等带领下,本学科点形成了以中医脑病、热病、肾病、消渴病、脾胃病和老年病为主的稳定研究方向,在中医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本学科拥有62位正副教授(博士学位25人),并形成以中青年为主的医教研队伍。承担国家攻关及973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省部局级课题32项。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市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
该学科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点。是历届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为全国中医内科统编教材规划教材的副主编、主编单位,承担国家攻关及973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省部局级课题32项。近五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得省部市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7项。发明或参与研制了胃苏冲剂、清开灵注射液、排毒养颜胶囊等中药制剂。
脑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对中风病及痴呆、头风、老年颤证等中医脑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在中风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化痰通腑法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病痰热证均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在全国推广。"
热病科是全国热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董建华教授创立了三期二十一候热病辨证方法。"八五"以来,以中医药防治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为研究重点,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机理论,探讨其证治规律,并对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
肾病糖尿病科是全国肾病专业委员会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委员单位。学术带头人吕仁和教授在肾病研究方面以中医药保护肾功能作用为研究重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方面,提出了络脉"微型徵瘕形成"病机理论,主张化瘀通络,软坚散结,为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治疗及其新药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脾胃病研究继承董建华院士脾胃病"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学术思想探讨脾胃病证的临床证治规律,多次获得部局级科技成果奖,保持国内领先水平。董建华教授发明的胃病中药新药胃苏颗粒冲剂疗效确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为中医药产业化形成做出了贡献。
在老年病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田金州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对可疑痴呆人群的神经心理学特征的系统观察,并进行中药干预的研究。目前是本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在中医药防治老年性痴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本学科拥有专业科室齐全的两个临床基地,辐射5个教学基地。依托国家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最高级),脑病研究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之一;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长江学者工作岗位的单位;是我国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和教育部理科基础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
目前,已经形成以著名专家为核心、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建立了层次齐全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人才培养体系。该学科现有教授13 名,博士生导师9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学者8 名,归国人员9 名;先后有国务院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成员2 名,现任学科召集人 1 名;先后有19位专家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的基金项目、新药评审委员11名;教育部科技委员2名;全国一级学报主编和副主编 4名;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有9位全国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建立了层次齐全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在读七年制学生240名,硕士研究生29名,博士研究生24名,进站博士后人员6 名。已经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9名,其中博士学位45名,博士后出站人员11名,在国内外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学科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及抗器官纤维化的原理研究、方剂生物效应的现代理论基础研究中医脉象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学科研究的特色。脑病病因病机、心脑损伤与器官纤维化的中医治法、脉诊与舌象现代生物学基础、针刺镇痛机理、方证关联理论的现代研究等已深入到细胞、基因水平,且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九五期间,获国家级奖励2项、部局级奖励6项;出版学术专著3 部,主编教材8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435篇;提出了具有中西医结合基础特色的多个理论假说,且已纳入七年制、研究生教育及教材中;指导研制"通络救脑注射液"、"参仙升脉液"等中药制剂,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十五"期间该学科将会继续发扬其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影响作用,带动全国同类学科的建设及学术发展。把本学科建成探索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基础人才新模式的基地;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基地;成为解决中西医结合临床具体问题的研究基地。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中外医学交流与合作以及宏扬中国特色的新医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必要的基础条件。
中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点是我国最早设立中药学学科的学科点之一,现为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中药学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本学科点是国家"211"工程唯一重点建设项目。
该学科点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药鉴定与中药种质资源研究。(2)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研究。(3)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法学研究。(4)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5)中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和中药复方优化技术研究。
经过"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本学科点现已形成了以名誉院长肖培根院士、颜正华教授、李家实教授等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25名,博士生导师20名,国家新药审评专家7名,药典委员会委员1名。中青年专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名,留学回国人员18名。近5年,出版学术著作35部,主编统编教材5部。1993年和2000年先后有中药鉴定学、中药生药学、中药药理学及临床中药学等二级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局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点设有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现有教育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试验基地1个,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按GMP标准建立中药制剂中试车间1个。
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主持和承担了包括"973"等国家级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21项,获国家和省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1项,已受理的专利申请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成果转让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