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南京中医药大学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6-9-8 考研论坛 | |||||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坚实、宽广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知识,较全面掌握学科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第一外语非英语者,需熟悉第二外语——英语),具备独立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抗感染研究 2、中医药与免疫 3、中医药对细胞周期、突变与凋亡影响的研究 4、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生为3年,在职博士生为4年。 四、课程设置 集中学习时间1年。 1、学位课程 名 称 学时 马克思主义理论 54 英语 216 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54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54 药理学研究进展 72 2、选修课程 中药药理与实验方法学 54 免疫学研究技术 54 人类基因组研究基本技术 54 病理学研究技术 36 病毒学与实验病毒学 54 中医动物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 54 生物信息学 54 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36 免疫中药学 36 肿瘤免疫 36 免疫病理 36 外语(二外) 108 (限修课程) 博士研究生除选修上述课程外,可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其他相关的中西医课程。 五、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倡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导师共同指导,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 (一)德育 由研究生部和研究生所在学院、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和导师的言传身教,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修养,从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课程学习 在导师的指导下,采取课堂教学、自学、学术讨论、实验操作和专题进修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评定成绩。 (三)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 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专业大学本科专业科的辅导、作业批改,以及一定量的课堂教学任务,开设专题讲座,并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结合本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科学研究 结合导师课题,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创造性研究工作能力。 (五)学术活动 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有关学术活动和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与学位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3篇。 六、导师及指导小组 导师负责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并组织有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 七、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应广泛收集资料,掌握本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拟定研究课题。于第一学年内写出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进行研究课题的预实验,并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本人定期在教研室作阶段性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应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应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应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无关,请遵守相关法律 |
评论加载中...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RSS导航页面 |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