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用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事业,富有团结协作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系统、坚实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掌握中国医学史、中医文献学、中医各家学说和古汉语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具备从事中医药文献翻译、中医药外语信息、中医药临床翻译、中医药对外教学、中医药外语研究等工作的能力,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中医药外语研究
2、中医药翻译研究
三、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在职硕士生学习时间为4年。
四、 课程设置
集中学习时间1年,实行学分制,要求修满不少于40学分的课程。
1、 学位课程
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90 |
4 |
|
中医文献学 |
36 |
2 |
|
中医药口译 |
72 |
4 |
|
中医药笔译 |
72 |
4 |
|
论文写作与研讨 |
36 |
2 |
|
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计算机信息技术 |
54 |
3 |
|
医学英语词汇学 |
72 |
4 |
医学英语专业方向 |
医学英语阅读 |
54 |
3 |
|
医学英语听说 |
36 |
2 |
|
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英语听力 |
36 |
2 |
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必修 |
网上阅读 |
36 |
2 |
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必修 |
英语口语 |
36 |
2 |
非英语专业生毕业必修 |
英语写作 |
54 |
3 |
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必修 |
中医学基础(非医非药类) |
72 |
4 |
非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必修 |
中医诊断学(非医非药类) |
72 |
4 |
非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必修 |
中药学(非医非药类) |
72 |
4 |
非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必修 |
方剂学(非医非药类) |
72 |
4 |
非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必修 |
针灸学 |
36 |
2 |
|
第二外国语(日语/ 法语) |
216 |
5 |
|
英语 |
216 |
5 |
|
外国报刊选读 |
36 |
3 |
|
导师可根据学生来源和研究方向,指导学生选其中3-4门,或另开其它选修课。
五、培养方式
(一)德育
由研究生主管部门和研究生所在学院、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第一学年以院为主,后二年以研究生所在学院、教研室和导师共同负责为主,把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并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二)课程学习
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集中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应采用课堂讲解与自学讨论、专题研究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结束后应通过考试评定成绩。
(三)教学及翻译实践
1、翻译实践:根据导师的安排,以多种形式进行4-6个月的翻译实践。结束后由带教教师对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写出评语。实践时间一般要求在300学时左右。翻译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
2、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以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注意收集本专业的有关资料,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逐步形成符合本学科研究方向的研究课题。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进行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整理,并写出文献综述材料。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 进行开题报告,经过导师、教研室及聘请的有关专家审核学位论文题目,就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完成课题的条件等方面,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对课题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课题研究过程中,应按计划由研究生定期在研究生指导小组或教研室内作阶段性报告。
第三学年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文字精练,语句准确通顺,论点鲜明突出,论据充分可靠,层次清楚明晰,说理严谨透彻;要有个人的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中医药英语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能够体现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相应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时间一般在1.5年左右。
在读期间,研究生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
学位论文完成后,经导师及指导小组审核并作适当修改后,由导师推荐答辩。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论文评审、答辩和学位授予的审核工作。
答辩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下半学期进行。
(五)文体活动
研究生应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