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施小燕 性别:女 籍贯:浙江海宁 所属学科:急诊医学 职称: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硕导 现任职务: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 联系方式: E-mail:xys0571@hotmail.com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浙江省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 学科专长:心肺脑复苏,危重病监测与脏器生命支持,急性中毒 在研课题: 1.茶多酚对ARDS兔肺的保护作用;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 2.社区高血压患者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与最大氧耗的相关性研究;省卫生厅;负责人 3.基于三维重建的肺挫伤定量化研究;医院基金;负责人 研究方向:ARDS基础与临床、MODS基础与临床 最后学历:博士 简历: 1979.9-1984.8 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 1984.8-1988.9 浙江海宁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88.9-1991.8 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心血管内科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1.8-2006.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1997.2-1997.8 美国波士顿麻省总院 进修 2004.2-2006.6 浙江大学医学院心胸外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6.6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2001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
业绩一览: 一、发表文章: 1.施小燕,秦光明,徐善祥,楼永刚。多发伤患者两种创伤评分与其血细胞参数及血栓前状态的关系。中华创伤杂志,2004,20(7):438-440 2.施小燕,汤宗泉,熊冰,包建秀,孙达,张云秋,姚瑜。Cerebral perfusion SPECT imaging for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postbrain injury neural status。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2003,6(6):346-349 3.施小燕,马岳峰,洪远。74例急性肺挫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11 (5):334-336 4.施小燕,沈惠云,洪远,张茂。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 。中华创伤杂志, 2002 ,18 (10 ):589-591 5.施小燕,陈鹏,周君富,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与一氧化氮、氧化和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101-103 6.施小燕,王斌.创伤性ARDS 14例临床浅析.急诊医学,1996,5(3):152-154 7.王斌,施小燕.机械通气在抢救创伤性ARDS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1996,8(2):48-49 8.施小燕, 干建新.创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PMNs的意义.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7,26(4):177-178 9.施小燕,张茂,干建新,等.多发伤病人血清新喋呤检测的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0):586-587 10.汤中泉,施小燕,刘文明, 等.急性氧中毒的救治.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10(2):120-121 11.沈伟锋、施小燕、张晓岗、江观玉、傅应裕。多发伤早期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14(4):269-273 12.李雷清,施小燕。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支持。中国急救医学, 2004 ,24 (8):585-586 13.沈伟锋,施小燕,江观玉,张茂,傅应裕。多发伤患者心脏肌钙蛋白Ⅰ动态变化与创伤评分的关系 。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 (1):19-21 14.吴雪海,施小燕,干建新,卢兴国,江观玉,周君富。Dynamically monitoring tissue factor and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following secondary brain injury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2003,6(2):114-117 15.沈惠云,施小燕.我国急诊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20-21 16.李天瑯,陈毅军,施小燕,干建新,江观玉。美蓝对家兔失血性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 (11 ):745-747 17.干建新,张茂,施小燕,等.俯卧位通气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8):499-500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