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校有73个博士点招生,拟招收博士研究生330名左右(所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确切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学科和专门的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一年(学制四年)。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能取得硕士学位者);
已获得学士学位(但未获得硕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 月1日)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的考生;
(1)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北图核心学术期刊(最新版)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
(2)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前五名)。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可适当放宽;
4、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书面推荐;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四、报名手续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报名一律采用网报,届时请访问苏州大学主页http:www.suda.edu.cn查看有关报名的详细说明,同时交纳报名考试费240元,外地考生请通过邮局汇款到我办,并在汇款单上注明网上报名编号。
五、网上报名时间、考试日期、地点
网上报名时间:2008年12月1日——30日
考试时间:2009年3月14日——3月15日。 (复试安排在初试后的两天内进行)
考试地点:苏州大学,以准考证上具体通知为准。
六、考试科目(详见专业目录)及考试方式
博士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
1、外国语(听力、基础外语);
2、业务课二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同等学力者需另外加试二门硕士生主干课)
3、政治理论课(同等学力的考生文科考马列原著选读、理科考自然辩证法,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该课程合格者可免考)。
复试内容:
1、所有考生都要进行一次综合性复试,复试的方式方法、程序及要求由我校各院系自行确定,复试形式可笔试、口试或者其它必要的测验。复试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并进行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应加强复试,复试阶段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2、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向研究生部招生办提供相关的评价材料:(1)硕士生课程学习成绩单;(2)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3)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信、(4)自我评价;(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毕业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等材料,这些材料也将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3、入学考试前,考生必须携带身份证、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同等学力者带学士学位、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到我办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报名条件者发放准考证。
七、录取
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入学考试成绩和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八、毕业生就业
原则上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
九、被确定为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定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十、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的博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将档案寄到我校,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十一、报考定向和委培的考生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调档、复试、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
十二、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调档函等材料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及时查看我校网站并自行打印相关材料。
单位代码:10285
邮政编码:215006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章晓莉
地 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一号
电 话:0512-65112816
传 真:0512-6511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