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体育硕士
体育学院下设体育学科与教学竞赛训练两个团队,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39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达50%以上。学院现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授权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省财政厅“运动人体科学专项实验室”和浙江省重点学科。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浙江省体育局和国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建立了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并以校内跨学科整合研究资源为核心,以社会相关团体合作研究为基本方式,形成了具有开放型合作研究的学术团队特征。在运动(技)机能测量评价与运动装备研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位点近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近200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25项,获科研经费资助2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项5项。建有4600㎡的实验综合大楼,有5个学科专用实验室和3个学科专用工作室,有Con-trex等速训练系统、Kistler Lnstrumente AG三维测力系统、Novel emed测力板、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Novel 测力台、Cosmed心肺功能仪、SIMI Motion运动解析系统等大型研究设备和与国家体育总局联网的图书资料室。
本学位点招生领域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体育教学:从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教体结合”的组织结构、互动的耦合方式以及实现“教体结合”的阶段性方案,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和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与全省部分重点中学建立实习基地并聘请中学特级教师为本学位点兼职导师。
运动训练:近年来以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医学为支撑学科,在人体运动机能及运动损伤的测量评价、运动鞋结构减震及足踝保护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www.med126.com同时应用灰色系统方法构架了运动竞技研究中的数据处理系统,在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控的机制与技术、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体系与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与全省各级运动学校合作办学,并聘请知名教练担任兼职导师。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体育学院
联系人:胡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999
邮编:315211
E-mail:huqiuli@nbu.edu.cn
0852工程硕士
085201 机械工程
宁波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拥有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科研实力,1998年获得工程力学硕士点,2003年获得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2006年获得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固体力学两个硕士点,2007年获得工程力学博士点。该学科的支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支撑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是浙江省重点学科。该领域目前已形成了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现共有相关教学科研人员6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31人。拥有浙江省钱江学者教授3人,甬江学者1人,省151人才工程1、2层次各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拥有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3人。另外,学校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特点,又从合作培养企业遴选、聘任高级技术指导教师24人。www.med126.com近五年,领域内各学科共承担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282项,科研总经费25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省部级项目30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签订横向技术合同100余项,经费额900多万元;鉴定成果9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市厅级奖9项,获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12篇,被SCI、EI、ISTP收录139篇,出版教材7部。该学科根据宁波市、浙江省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尤其结合宁波地方经济的需求,面向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着眼于传统企业的改造更新,开展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制造业信息化、机电设备计算机测控技术、机电产品CAD/CAM、新型塑机开发、机械强度设计与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先进制造模式、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机电测控技术、机械强度设计理论与结构优化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部分研究处于领先水平。根据地方制造业的人才实际需求,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有四个研究方向: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0574-87600980
邮编:315211
E-mail:wuliqing@nb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