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坦君,男,1934年8月生,汉族,浙江慈溪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研究生毕业,师从生化专业刘思职院士。1964年4月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1978-)、副教授(1985-)、教授(1988-)等职。1978 年12月被教育部选拔为中美建交前首批访美学者,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作研究访问,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博士后研究训练,1981年回国。1986~1988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纽约大学等地再次作研究访问。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
童坦君主要从事老年医学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20 世纪70 年代末,揭示生物体液中存在抑癌活性物质,此物质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不抑制自身骨髓细胞,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英文版1979年第7期;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童坦君领导的研究组系统揭示p16 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转导,证实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间接影响衰老;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 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 修复能力;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影响,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的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童坦君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承担国家攻关课题等多项,现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细胞复制性衰老的机制”课题,已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10余名,主编了《医学老年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参编各种专业书籍数十部,并创立了 “中华健康老年网”。
童坦君主持的课题获2006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2002年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995~2001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相关课题曾入选“200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同年被选为“北京市教育创新工程”创新标兵。童坦君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曾获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