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际上首创肝细胞和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
研究了保存液在肝细胞长期冷冻保存中的作用、毒性、最佳活性和功能的浓度。为如何最佳保存肝细胞提供了重要依据 (Res Exp Med1991;191:429-435)。
首次证实了90%肝切除后立即联合移植肝细胞和胰岛细胞到脾脏可显著改善动物的生存率,解决了肝细胞和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关键问题。率先移植体外胰岛素营养过的肝细胞治疗肝衰,取得良好效果。证实胰腺营养因子在肝细胞移植中有重要作用(Transplantation 1991;52: 462-466等5篇)。
(2)率先在细胞移植中应用组织工程技术
用生物可吸收支持物为移植细胞提供生长的三维环境,并研究了移植后细胞的生长和血管发育过程。首次将组织工程技术用于细胞移植治疗器官衰竭,并证明细胞组织工程还可用于研究细胞代谢和生理特性 (Transplant Proc. 1991;31:2138-42. Xenotransplantation. 2002;9:58-67)。
(3)率先研究重症疾病的肠源性感染,开创新的治疗领域
研究了重症疾病(如肝衰、急性胰腺炎、缺血再灌注)后机体免疫系统和肠屏障功能和结构的改变,率先发现了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降低是肝衰引起免疫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肠粘膜结构变化和细胞水肿是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首次在肝切除的病人和动物上证实了肠屏障衰竭和肠源性细菌移位的发生 (Arch Surg 1992;127:1101-1106. Ann Surg 217:155-167等40余篇)。
(4)提出并证实了内皮细胞为器官衰竭中心环节的假说
率先提出并以大量实验证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紊乱是器官功能紊乱(MODS)或衰竭的中心环节”的假说。比较了感染性和非感染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多个器官内皮细胞屏障的阻力和血流再分布,发现内皮细胞屏障阻力具有器官和刺激物特异性、时间变异性、与器官功能紊乱相关性。为进一步了解MODS发病机理和开发临床特异性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J Appl Physiol 1995;78:2052-2061. J Clin Invest 1996;97:1723-1731等20余篇)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lindalemus.com。
(5)研发预测呼吸疾病程度和预后的主要蛋白质谱(主谱)盒
应用串联质谱和抗体芯片筛选,结合组织蛋白质谱成像和组织芯片技术核实与评估,在数千个蛋白中发现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成功地研发了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谱盒,包含5-10个特异性标记物,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疾病程度和预后。为早期判断疾病的临床发展、决定特异性治疗、预测疾病预后奠定了重要基础,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中国[200910045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