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
105101 | 内科学 | |
1 | 胆汁淤积发生分子机制 | 陈文生 |
2 | 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杨仕明 |
3 | 消化道肿瘤 | 郭 红 |
4 | 胰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内镜微创治疗学 | 赵晓晏 |
5 | 消化系统肿瘤 | 陈东风 |
6 | 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分子机制研究 | 兰春慧 |
7 | 支气管哮喘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 王长征 |
8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征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 | 徐剑铖 |
9 |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白 莉 |
10 | 肺癌耐药相关基因 | 周向东 |
11 |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熊 玮 |
12 | 肺癌的侵袭转移及耐药机制 | 何 勇 |
13 |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救治 | 黄 岚 |
14 |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临床防治及非药物治疗 | 宋治远 |
15 | 冠心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胡厚源 |
16 |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 祝之明 |
17 |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 | 曾春雨 |
18 | 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武晓静 |
19 | 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防治 | 晋 军 |
20 |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 赵晓辉 |
21 |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王 伟 |
22 | 血管增殖方向 | 王旭开 |
23 | 白血病淋巴癌基础与临床研究 | 陈洁平 |
24 | 白血病干细胞 | 高 蕾 |
25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造血微环境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张 曦 |
26 | 难治性血液病诊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孔佩艳 |
27 | 急性肾损伤 | 张克勤 |
28 | 糖尿病肾病防治 | 冯 兵 |
29 | 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 | 黄云剑 |
30 | 肾小球疾病的免疫机制及调节 | 张静波 |
31 | 肾脏的损伤修复与再生 | 刘 赤 |
32 | 慢性肾脏病及其心血管病发病的机制研究 | 赵景宏 |
33 | 急性肾损伤发生及修复机制研究 | 何娅妮 |
34 |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 祝之明 |
35 | 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机理及诊治 | 陈 兵 |
36 |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与防治 | 郑宏庭 |
37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研究 | 徐梓辉 |
38 | 肥胖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 | 闫振成 |
39 | 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和生物治疗 | 毛 青 |
40 | 肝衰竭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 | 王英杰 |
41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与干预 | 方勇飞 |
42 | 内科学(肾病) | 彭侃夫 |
105102 | 儿科学 | |
1 | 新生儿危重病 | 史 源 |
2 | 儿童哮喘发病机制 | 廖 伟 |
105104 | 神经病学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lindalemus.com | |
1 | 急性脑血管病损伤的机制研究 | 杨清武 |
2 | 卒中诊治 | 陈康宁 |
3 | 慢性低灌注脑白质损伤的炎性机制 | 黄 文 |
4 | 老年痴呆 | 王延江 |
5 | 脑血管疾病 | 李敬诚 |
6 | 神经病学 | 帅 杰 |
7 | 神经病学 | 周竹娟 |
8 | 慢性失眠症及其共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 蒋晓江 |
9 | 脑血管疾病 | 张莉莉 |
105106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研究 | 郝 飞 |
2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孙仁山 |
1051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1 | 头颈部及胸腹部疾病磁共振成像研究 | 王 健 |
2 | 分子与功能影像 | 张 冬 |
3 | 神经影像学(含分子影像学) | 张伟国 |
4 | 新型超声治疗技术 | 刘 政 |
5 | 超声分子影像学 | 郭燕丽 |
6 | 超声诊断与治疗 | 李 陶 |
7 | 腹部影像学 | 王 毅 |
8 | 颅脑创伤功能磁共振影像学 | 熊坤林 |
105108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1 | 分子生物学实验诊断 | 府伟灵 |
2 |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与方法 | 黄 庆 |
3 | 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 李忠俊 |
4 | 医学现场快速检验关键技术研究 | 蒲晓允 |
5 | 分子生物诊断 | 陈 鸣 |
6 | 临床基因诊断 | 邓少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