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脓性肾炎
化脓性肾炎是指肾实质和肾盂因感染化脓性细菌而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常见于猪、牛和马。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引起化脓性肾炎的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和马肾炎志贺菌等。这些病原菌通常是由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灶(如化脓性肺炎、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创伤性心包炎、化脓性脐带炎等)通过各种途径向肾脏转移,从而引起化脓性肾炎。
化脓性细菌可通过两种途径引起化脓性肾炎,具体如下:
1.血源(下行)性这是以肾脏形成脓肿为特征的化脓性肾炎。
血源性化脓性肾炎的病原体主要是各种化脓细菌,如链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等,有时猪丹毒杆菌和巴氏杆菌也可引起。化脓菌随血液经肾动脉进入肾脏后,首先在肾小球血管网形成细菌栓塞,随后在肾小球形成化脓灶并逐渐向肾小球周围扩展,亦即以肾小球为中心形成化脓灶。病灶逐渐融合,扩大,沿血管形成密发的化脓灶,如果化脓菌从肾小球进入肾小管乃至集合管,则可在肾小管腔内形成细菌性管型,并引起周围组织化脓。此时,病灶由皮质扩展至髓质甚至肾乳头。
眼观: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表面散布粟粒至黄豆大稍隆起的灰黄色或乳白色圆形化脓灶。病灶数量不一,多者可满布整个肾脏。脓灶稍隆起,边缘围有红晕(炎性反应带)。切面的病变多见于皮质部,呈结节状或锥体状。髓质内的病灶呈灰黄色条纹状,与髓线平行,甚至深达肾乳头部。
镜检:化脓灶内可见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杂有淋巴细胞和炎性渗出物,并可见到细菌团块。若化脓菌移行到肾小管,在肾小管内也可见到同样的细菌团块和细胞浸润。化脓灶内肾组织发生坏死和脓性溶解。如呈慢性经过,则间质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管腔内含有脓性渗出物。
2.尿源(上行)性是一种尿源性的化脓性肾炎,是化脓菌由尿道、膀胱经输尿管进入肾盂,在该处形成化脓灶,进而经肾乳头、集合管入肾实质形成化脓性肾炎。本病多见于母牛和母猪。
尿源性肾炎的主要病原体是肾盂肾炎杆菌。此外,大肠杆菌、化脓棒状杆菌、绿脓杆菌和链球菌等也能感染引起。多数病例常为数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眼观:肾脏肿大而柔软,被膜容易剥离,肾脏表面有灰白色斑点,稍稍隆起于表面。切面上可见灰黄色的条索,呈放射状地由溃烂缺损的乳头顶端向髓质和皮质部伸展,或呈灰黄色锥体状结节向髓质和皮质部展开。肾盂扩张,积有脓液,粘膜充血或出血,被覆有纤维素或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严重时不仅乳头坏死,且均匀向周围扩展,导致肾组织顺次发生溃蚀而形成大脓肿。
镜检:肾小球和肾小球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杂有细菌,肾小管内出现尿管型,内含大量崩解的中性白细胞。以后肾小球完全崩解,肾小管壁发生坏死,在实质内形成大小不一的化脓灶。在肾小管周围有明显的炎性水肿和大量细菌聚集医.学,全 在线提供www.lindalemus.com。乳头部顶端的肾组织,有的完全坏死,坏死区向皮质伸展,周围有充血带围绕。以后在充血带周围出现肉芽组织,乳头坏死部脱落,遗留疤痕组织。
结局:化脓性肾炎在急性期经合理治疗可以恢复,如炎症波及范围广,肾组织损伤严重,动物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慢性病例,肾脏因结缔组织增生发生纤维化。